声音嘶哑又称声嘶,多由喉部病变所致,是喉部(特别是声带)病变的主要症状,也可因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嘶哑的程度因病变的轻重而不同,轻者仅见音调变低、变粗,重者声音嘶哑甚至只能发出耳语声或不能发音。
儿童常因用声不当或用声过度而引起声嘶,特别是男孩,如唱歌、朗读时互相比赛看谁的声音大;哭闹或长时间的咳嗽,使声带产生剧烈的振动;长时间的鼻塞、流鼻涕,张口呼吸以及咽喉部炎症刺激,都容易使声带水肿、充血,进而引起声嘶。此外,以下疾病也可导致儿童声音嘶哑。
先天缺憾需手术
先天性发音障碍特点为出生后即有声嘶,如先天性喉蹼、先天性喉下垂、先天性声带麻痹和先天性喉喘鸣等。先天性喉蹼为胚胎8周发育时喉前部未能打开所致,其发病率在先天性疾病中较高,最常见为声门喉蹼,其发生于声带。患儿常有呼吸困难、声嘶,手术是治疗的唯一方法。
声带沟为平行于声带边缘的纵向的沟样凹陷。小儿常自幼发病,以持续性中重度声音嘶哑为主,发声易疲劳即不能长时间稳定地发出声音。无症状儿童可暂不予处理,病理性声带沟需成年后嗓音外科手术治疗。
喉炎、息肉最常见
小儿急性喉炎是小儿喉黏膜的急性炎症,多为冬春季发病,继发于急性鼻炎、咽炎,由病毒感染所致。病变主要发生于声门下腔,向下发展可累及气管。起病急,发热、声嘶、咳嗽为主要症状。治疗关键是解除喉梗阻,减轻喉水肿,使喉道更加通畅,多数可自愈。
慢性喉炎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主要原因是用声过度和用声不当以及其他呼吸道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反复发生、时轻时重,不伴呼吸困难。急性期可口服抗生素和激素,主要是让孩子少说话,使过累的声带得到休息,平时多喝水,及时治疗慢性咳嗽。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
声带小结发生于声带游离缘的微小结节样病变,男孩较女孩多见。是由于发声过多、时间过长,声带振动负担过重,造成局部损伤、增生隆起。早期症状为发声易疲倦和间歇性声嘶,晚期声嘶加重,由间歇性转变为持续性。根据小儿声嘶病史和喉镜检查可确诊。最重要的治疗是让声带休息、避免振动,必要时进行嗓音训练,改变错误的发声习惯,一般不需要手术。
声带息肉是发生于声带的良性病变,常因过度、不当发声的机械作用引起血管扩张、局部水肿而导致息肉形成。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小儿发音易疲劳及咽喉部异物感。治疗以嗓音显微外科手术为主,最大限度保留、恢复发音功能,并辅以糖皮质激素超声雾化等治疗。
小儿喉乳头状瘤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10岁以下儿童多见,常为多发、生长快、易复发。其多由喉乳头状瘤病毒HPV6和HPV11感染所致,是一种来自上皮组织的真性良性肿瘤。儿童患者声嘶逐渐加重,甚至不能发声、喉阻塞。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方法,儿童易复发,常需多次手术。
在上述这些儿童声音嘶哑病因中,尤以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和慢性喉炎最为常见,若孩子声音嘶哑持续一周以上或者出现逐渐加重的声音嘶哑,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并行喉镜检查以排除肿瘤。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了解一些儿童发声的生理卫生知识,让孩子注意用嗓,控制发音,避免大吼大叫,定时给孩子喝水,以免咽喉干燥引起发炎。平时应让孩子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