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开启》开播 《沂蒙山》主创讲述创作历程

2020-09-22 14:49:39 来源: 人民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偌大的舞台上,9米高的“沂蒙山”缓缓成型,工作人员忙碌地调试灯光、音响等设备。“5号石头重新定位……”对讲机传出新的声响,镜头记录下一场演出开始前的忙碌筹备景象。此时距离正式演出还有6小时。倒计时仍在继续,演员在后台换装,等待上台的时刻;而剧场外,手持票根的观众正心生期待。

“倒计时1分钟”“30秒”……大幕开启!今年9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重磅推出节目《大幕开启》。9月20日晚,山东歌舞剧院大型原创民族歌剧《沂蒙山》作为开篇之作献映。

节目打破了台前幕后的区隔,主持人张蕾、剧情讲述人倪萍将与剧目主创、特约嘉宾一起,带领观众亲临戏剧表演现场。第一期中,节目以迎接民族歌剧《沂蒙山》全国巡演第100场演出为契机,既记录演出进行时,也将镜头对准观众,从排队、检票到落座,大幕开启前观众的期待,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巍巍蒙山高,亲亲沂水长,我们都是你的儿女,你是永远的爹娘。”一曲《等着我,亲爱的人》终了,民族歌剧《沂蒙山》顺利落幕。而经由主持人张蕾的登场,节目《大幕开启》正式拉开序幕。

《沂蒙山》取材自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真实历史,讲述了军民同甘共苦的动人故事。舞台通过精良的编排,配合细致的道具、壮观宏伟的布景与演员的出色演绎,高度还原了山东当地的民族地域特色。自从2018年首演以来,本剧已演出近百场。去年11月初,《沂蒙山》在上海连演两场,这也是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唯一一部参演的民族歌剧。

节目以真人秀式的幕后记录呈现,演出结束后,实景沉浸式的围炉访谈开场了。台下观众被邀请到台上,演员、主创们就地坐在“山体”上,突破了常规意义上舞台所设置的界限。有观众还带来了《沂蒙山》100场演出的票根,这是对剧组来说最好的礼物。

总导演黄定山记得,山东省相关部门找到他希望创作一部反映“沂蒙精神”的红色题材歌剧时,他一口答应。出身军旅的他深知“沂蒙山”三字的分量。在创作过程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主创团队先后十几次深入沂蒙山区,搜集素材,体验生活,感悟力量。剧本一磨就是9稿,大修改多达十余次,细节修改更是不计其数: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海棠、林生、孙九龙、夏荷、赵团长等根据地居民形象逐渐立体,他们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交织。黄定山说,他希望通过讲好故事提炼出人性,让现在的观众置身于当年的情境,理解沂蒙山军民抉择之伟大。

现场,有观众站起来提问:“第一次泪奔的时候,是山洞那场戏,这场戏是如何设计的?”这一幕戏,演员需要站在9米高的山体上演唱,难度比想象中高很多。“这一段戏是‘以命换命’,我们一定要把戏立起来。山体最高的高度是9米,而且是两个山体靠在一起的时候,踩在缝上面唱。”黄定山说,自己执导的作品,往往会“难上加难”,“我的戏中,有跪着唱的、躺着唱的,甚至倒吊着唱的。”这种艺术上不畏艰难的勇气,不正是“沂蒙精神”的体现?

《大幕开启》还特别设立了剧情讲述人的角色。首期节目《沂蒙山》的剧情讲述人是倪萍。“有情有义的沂蒙儿女,以这样的壮举,让山河为之屏息,让天地为之动容。” 倪萍声色并茂地讲述了村民九龙叔抢下八路军伤员的军帽,慷慨就义的故事,全场人员无不为这“崖洞义胆”所动容。

《沂蒙山》中,主角海棠的红嫂形象代表了沂蒙根据地的红嫂群体。节目也邀请到一位特殊观众——“新红嫂”于爱梅。抗战时期,她的奶奶带领全家创办了战时托儿所,亲手抚养了30多名八路军的后代和8名烈士遗孤。“为了看好孩子,母亲把刚出生的姐姐放在一边,吃糊糊汤,把奶水给那些年龄小、体质差的孩子吃。”于爱梅动情讲述,“老乡问,你为什么这么狠心?母亲说,咱们舍上命,也不能让烈士断了根。”

《大幕开启》是一堂特殊的思政教育课,这堂课上,“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感动着观众。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