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典前作,新一代谍战剧如何突围?

2020-07-21 14:32:34 来源: 新华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热播剧《局中人》中的张一山、潘粤明

电影版《风声》剧照

  在开播时就有《三叉戟》《隐秘的角落》的前后夹击,起步阶段也并不被一致看好,电视剧《局中人》却从始至终都牢牢占据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和优爱腾三大视频网站收视率、点击率的榜首,尤其是在不同年龄段观众之间口碑两极化的情况下,《局中人》的热播都为我们留下了足够多的讨论空间。

  瓶颈:

  现有的谍战剧已经很难在类型、模式和套路上超越仅仅是几年前所标识出的行业高度

  由于潘粤明、张一山的加持,《局中人》的“卡司”阵容还是具有足够的号召力,但这尚不足以解释为何该剧在口碑、评论并不一致的情况下,依然获得了持续的收视热捧。的确,作为谍战剧而言,就算只从2009年的《潜伏》算起,《局中人》的“前辈们”至今已经历经了一个完整的轮回。也正是因为《风声》《潜伏》《黎明之前》《悬崖》《伪装者》等等太多的经典前作,也让完整经历了谍战题材影视剧第三次浪潮的当代观众有着足够的挑剔理由。因此,沈林、沈放兄弟的角色形象自然就被安在天、余则成、刘新杰、周乙、明楼等经典前作的角色形象所不断聚焦,从具体的表演技巧到角色的完成度,都会被有意无意地直接放大对比。

  所以,除了剧情之外,青年演员张一山扮演的沈放角色,就成为了全剧最大的话题点。与众多前作的经典角色形象相比,戏里戏外的张一山,确实都明显相对稚嫩。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明显的相对稚嫩,却和该剧始终高企的收视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特别是谍战题材影视剧第三次浪潮已近尾声,近年来类型严重固化、翻新乏力,收视率持续下降的现实语境下,如果仅仅停留在将谍战题材影视剧第三次浪潮的诸多经典前作作为“放大镜”,来指摘《局中人》中的是与非,则无益于充分总结、反思谍战题材影视剧第三次浪潮的经验和教训。

  众所周知,谍战题材影视剧脱胎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反特题材电影,《国庆十点钟》《羊城暗哨》《英雄虎胆》《冰山上的来客》《野火春风斗古城》《秘密图纸》等一系列经典影片,清晰地标定了反特题材在中国电影史中的独特地位。即便是在《红灯记》《沙家浜》等戏曲剧目当中,也依然存在今天被认为是“潜伏”类型的谍战元素。作为谍战题材影视剧第一次浪潮的反特题材,其影响力之深入,迄今仍未被有效认知。反特题材中的一些文化基因到了今天,甚至依然在作为本底辐射式的背景,在各类谍战题材影视剧中行使着基本文化功能。

  可见,改革开放后,谍战题材影视剧第二次浪潮的兴起,就并不是偶然。伴随着电视媒介在那个时代的崛起,1981年新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就是鲜明的谍战题材,以及随后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包括电影《保密局的枪声》《特高课在行动》等在内,反特题材经过之前几十年的起承转合,逐步进入到我们今天熟悉的谍战题材轨道。套用《敌营十八年》导演郑扶林的话说,就是“开创了一种新的娱乐形式,它是第一部采用情节剧模式制作的、最早产生广泛影响的通俗电视剧”。

  在我国以影视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起步,并在新世纪以来高速上扬之后,经过新世纪初的《誓言无声》《暗算》的伏笔,谍战题材影视剧在《潜伏》之后,进入到了持续七八年的第三次浪潮阶段,并在近年来逐渐走向尾声。因为“老戏骨”、烧脑、悬疑等谍战题材影视剧第三次浪潮中的典型特征,近年来已经难以为继,在编剧和制作水平不会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的情况下,现有的谍战剧已经很难在类型、模式和套路上超越仅仅是几年前所标识出的行业高度。

  破题:

  以新生表演力量开拓新的表意空间,吸纳新的观众群体,为下一轮的增长周期做积累和准备

  谍战题材影视剧在这一周期所面临的尴尬,其实并不是偶然。早在2005年前后,主旋律影视剧在那一节点,同样面临着类似困境。经过《大决战》时代之后,在我国以影视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开始起步的世纪之交,主旋律影视剧曾因积极吸收《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三国演义》等已经被验证了的类型元素,而收获了新一轮发展周期。但是在2005年前后,在电影票房尚未突破百亿,影视投资还远没有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火热的情况下,主旋律影视剧在那一阶段同样也面临着后继乏力、增长空间有限的困局。

  于是,2007年的《恰同学少年》的“意外”成功,对于整个主旋律影视剧而言,就具有了别样的意义。《恰同学少年》就是因为在其之前的主旋律影视剧,完全都是特型演员、“老戏骨”构成的情况下,大胆启用了一批当时的青年演员,并果断吸纳了那一阶段的青春偶像剧的成功类型元素,才获得了收视和口碑的双赢。而在谍战题材影视剧第三次浪潮的尾声阶段,行业内也并不是没有“断臂求生”,《解密》《麻雀》《胭脂》《天衣无缝》等近年来的谍战剧就试图积极吸纳“小鲜肉”来提高收视率,同时也尝试开拓新的表意空间。

  只是由于编剧、制作以及青年演员的演技等原因,前些年的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效果。尽管相关剧集的收视率都还差强人意,但在口碑上都未取得足够的肯定,尤其还出现了放大个别青年演员演技上的不足,肆意制造“小鲜肉”“老戏骨”的二元对立言论。

  在这个意义上,再看疫情期间的《局中人》《秋蝉》,对于处于尾声阶段的谍战题材影视剧第三次浪潮而言,就具有着正面的行业意义。张一山等2005年之后完全在纯市场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演员的逐渐成熟,和“老戏骨”们一同完善我国影视演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显然是再积极不过的行业信号。何况,90后、00后所表征的正在迭代周期中的明星制度、明星文化,与20世纪相比,对于有缺点的、不完美的角色形象,反而有着充分的包容度和接受度,而这恰恰是“老戏骨”们在几年前的高点阶段所没有触及的真切问题,这也是包括谍战题材在内的整个影视领域,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能回避的长期挑战。

  而且,回到谍战题材影视剧的历史现场,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阶段,那些剧集中的真实人物,其实也都是和张一山等青年演员相仿的年龄,也还都处于人生中的关键成长阶段。“老戏骨”的戏剧演绎固然可贵,但若能真切地回归到中国革命的历史现场,通过有缺点的、不完美的,但却更贴合历史真实的角色形象生成新的类型逻辑,并得到青少年群体的认可,那么对于我国谍战题材影视剧而言,至少可以为下一轮的增长周期做足必要的积累和准备。

  谍战题材影视剧的三次浪潮,深刻地印证了40多年来我国影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也生动地映射了这中间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时空变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以谍战剧为代表的影视剧题材、类型的发展,开始更贴近青少年群体,甚至将他们作为主力收视群体,这也是近些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未来趋势。在谍战题材影视剧第三次浪潮的尾声阶段,《局中人》在摘得各项收视率、点击率榜首的同时,也逐渐扭转了青年演员出演谍战剧口碑不佳的固化印象,不仅为谍战题材影视剧的新一轮增长探索可持续的行业路径,谍战题材作为在商业类型影视剧领域最具主旋律属性的一大题材,其下一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我国主旋律影视剧的未来走势,也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孙佳山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