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觉得自己发挥还行,但刚才我真的太害怕了!”胡槿萱小朋友抱着大提琴走出来,紧张得脖子都是红的。童言无忌,把周围的大人们都逗笑了。
上周末一整天,保利大厦二层的“考场”里,指挥家张冰冰、北京国际音乐节节目总监涂松、小提琴家张精冶和大提琴家朱牧面对着近百个与胡槿萱相仿的孩子,年纪最小的那几个甚至还不及身上背着的提琴高。
去年,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张冰冰执棒的BMF少儿节日乐团联合北京爱乐合唱团,在短短两个月的排练后,上演了一场“全青少年版”奥芬巴赫经典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今年,少儿节日乐团继续选拔,将原本50人左右的双管编制选拔扩充至百人规模。
4月15日,北京国际音乐节正式开启招募,并在昨天进行了面试。“受疫情的影响,和去年相比,报名的人数有所减少,但目前也收到了100多份简历”,张冰冰介绍,“现在音乐学院还没有开学,很多孩子还没有回京,我们失去了这部分‘力量’。”
2020年是乐圣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世界各地的乐团都策划了一系列庆祝和致敬的活动,少儿节日乐团也不例外。按照计划,孩子们将在今年音乐节期间演奏贝多芬最著名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和经典的浪漫曲作品,“贝五”也成了这次面试的必选曲目,对孩子们来说,这首曲目的演奏难度比较高。张冰冰对大家的表现相当满意,“我们在观察孩子的水平和能力,还有他们对古典音乐的热爱程度。参加学校乐团等方面的经历也会被参考,因为如果缺少合作的经验,排练会比较困难。”不过标准并不是“死”的,张冰冰已经注意到了几个从没参加过乐团但基本功过硬的孩子。
让张冰冰和其他三位评委都觉得庆幸的是,随着疫情的好转,原本设想的“云面试”最终得以转移到线下,面对面的聆听总能带来更直接更真实的感受。但考虑到打击乐器不便搬运,这部分小乐手的面试还是通过线上提交视频进行。在涂松看来,“自然”是孩子们的音乐中流露出的格外宝贵的品质,他们不像大人一样容易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可这并不意味着在演奏的技术层面放任自流,怎样规范地让孩子们把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就是乐团的责任所在了。接下来,音乐节将根据现实的条件,为小乐手们安排全团排练和分声部排练,并邀请各院团的演奏家专业辅导。
“看到别的小朋友拉琴拉得那么好,对孩子绝对是一种激励。”胡槿萱的妈妈希望,无论入选与否,这次经历都能给孩子新的启迪。而音乐也并不是乐团能给予的全部,乐团不同于独奏,需要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协作,学校之外的社交活动,对那些没有类似经验、向来习惯“单打独斗”的孩子来说,将是另一番不同的体验。“古典音乐有着长期建立的原则,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使命”,张冰冰相信,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孩子们的收获一定会超越音乐本身。
(记者 高倩 方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