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有个“灯痴”,叫王福和。
63岁的王福和是一名电力工作者,也是一位民间收藏发烧友,酷爱收藏灯具。
“家里收集第一盏灯时,我才十多岁,如今,我已是耳顺之年,家里古灯近千盏。”
王福和的父亲是海南第一代电工。还在孩提时代的王福和就开始跟在父亲后面转,一晃眼到了十多岁,他也成了海口供电局基层变电站的基层员工,到如今大半辈子都在跟“电与灯”“光与亮”打交道。与灯的缘分,几乎就是注定的。
50多年来,王福和收藏了近千盏各式各样的灯,年代久远的可追溯至战国时期。
“一叶有蛙”造型的两用灯。
这些灯都是他通过各种渠道,从全省各地收集来的,有时候请朋友吃一顿饭、送邻居一袋米,就能换来一件心仪的宝贝。他非常宝贝这些藏品,每次搬家,都要用旧报纸把一盏盏古灯包裹好,放在纸箱里,分批保存。
王福和家的客厅里有三个这样的展柜陈列着他挑选出的200盏灯。
朋友给王福和的灯具大展柜取了个名字,叫“灯与电历史文化馆”。藏品从遥远的战国古灯,再到民国时期的电灯,造型各异,或青铜、或陶瓷、或竹木,形形色色,古朴大方。
每当有人上门来参观,王福和就会非常开心地介绍每一件宝贝,不需要准备讲解词,每一盏灯的材质、特点、历史,王福和都熟记于心。
“海南第一盏电灯就在我家。”关于“海南第一盏电灯”的故事,他是从父亲那儿打听来的。
“这盏灯有100年的历史了。”王福和说起这盏灯的往事,兴奋不已。
王福和收藏的“海南第一盏电灯”。这是一盏白色琉璃罩铜质电灯,灯罩宛如白玉,1914年在海口海甸河亮寮小岛第一次被点亮,至今尚可通电,非常珍贵。
1914年,海口市有一台英国制造的柴油发电机,在电房里安装了海南第一盏电灯。随着电灯公司的迁址,这盏电灯也就弃用了。后来,一位电工想把这盏灯拆卸下来保存,由于螺丝钉生锈,难以拆卸,那位工人便打算用锯条切割。当时,那一幕恰巧被王福和的父亲王书林看到,他及时阻止并新手将灯小心翼翼地拆卸了下来。
王福和说:“这盏灯便是那时安装在发电机房的电灯,灯头、灯柄是100年前留下的,但灯泡应该不是。”
“我这辈子就是和灯有缘。”王福和说:“透过一盏灯、一件藏品,可以了解一段历史,这就是收藏带给我的快乐。”对他来说,收藏灯具就是传承海南关于灯与电的文明。如果这些物件没有人收藏,就会在历史的演变中渐渐消失,后人也无法了解更多光和电的文化。
海棠树果子灯。
王福和介绍道,比如海南特有的海棠树果子灯,多以青蛙为造型,这是因为自古以来,青蛙就有“吉祥”的寓意,而采用“一叶有蛙”造型的谐音,意味着这是对一个家庭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过去人们多以务农为生,对蛙的崇拜也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的愿望。因此,海南人民经常用青铜制作蛙形灯。
王福和收藏的元宝形防风防水油灯。
收集过程中,令王福和印象最深的是一盏“元宝形防风防水油灯”,它是海南人经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的一个有力证明。这种灯是以前南海商船的航行用灯,形似元宝,它在腹部开有一个小孔,灯盏就从这里放入,这种造型让这盏灯有了防风防雨的功能。这种灯以前很常见,但现在都找不到了。
这盏灯是王福和在南渡江边一个荒废无人的古村里找到的,原来他以为它是厨房里存放东西的器物,没见过,但又不舍得丢掉,就带了回来,跟很多专家细细研究后,才确定它是一盏南海商船专用的照明灯。后来又经海口市收藏协会鉴定,这盏灯的出产年份可追溯到宋代。
年轻的时候,王福和觉得收藏是一种娱乐,但是渐渐地,变成了一份责任,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把藏品传承下去,绝不能让它们断送在自己手上。
2015年,王福和编写了《海南灯与电文化》一书,简明地介绍了南海地区的灯与电文化。他说:“既然我知道了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历史,那我就有义务去告诉下一代人,不论用什么办法。”这就是这位收藏家最大的心愿。
《海南灯与电文化》一书中展示了收藏品背后的文化历史。
有人问王福和:“有没有考虑过这些古灯将来的归宿?交给后代保管吗?”
王福和毫不犹豫地说:“它们在我这只是‘暂住’,不是最后的归宿,我有一个心愿,就是给它们找个安生之地,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们,了解海南灯文化。”
在收藏界中,不少收藏家都希望自己的藏品能卖个好价钱,既是对自己宝贝的肯定,还能创收。王福和不这么想,他说:“我不卖。如果一件件古灯被分开卖掉,它们将会散落各地,以后海南人想了解自己家乡的灯历史,去哪里找?”
王福和说,自己不在乎别人说他犯傻,他只怕海南灯文化会被人遗忘。曾有一位富商,想用一辆高档汽车交换,他对王福和说,随便指名,想要什么样的汽车都可以。但王福和说,这些灯就像是他的“孩子”,难道有人肯卖自己的孩子吗?
王福和他收藏的近千盏灯具。
2018年,王福和将收藏的近千盏灯具毫无保留地全部捐赠给海口供电局,成立了灯博物馆。那盏“元宝形防风防水油灯”就成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捐赠灯具时,很多朋友都问王福和:“老王,你怎么把自己的‘命根子’都捐出去了?”
王福和说:“其实,捐出去后我虽然想念,却不后悔,经过前几年与癌症赛跑的生死考验后,我总是有一种紧迫感,总是在想,如果哪天我走了,这些灯怎么办?捐出去,是为了帮这些灯具找一个好的归宿,希望它们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向更多的人展示海南光和电的文化,也希望这些文物能够更好地保存流传下去,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海南的光与电的文化。”
王福和到灯博物馆看灯。
以前,存放在王福和家里的近千盏灯具,他隔段时间就要全部拿出来擦拭、保养,并不轻松。现在,看到空空的置物架,他心里难免觉得空落落的,所以每次灯博物馆开放,他都要早早去到灯博物馆,去看看自己的“孩子”。
眼下,王福和正在和同事一起编写海南电与灯的历史,用实物讲古,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海南光与电的发展历程,让古老灯具的故事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