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成立以来,队伍不断壮大,参与文保的方式不断拓展。有的巡查文物,提供线索;有的收藏老物件,记录老故事;有的担任博物馆义务讲解员……街巷山野、线上线下、有老有少,这群志愿者满怀热爱与责任,激发了更多人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聚起了更强的保护之力。
1992年,沈阳市府广场附近修围墙,挖出两个石碑,市民葛宝全恰巧路过看到,反映给了沈阳市文物局。一鉴定,两块石碑有200多年的历史,很快被运往沈阳市碑林保护存放。当年底,葛宝全被评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先进分子,之后被聘为文物监督员。
2008年,葛宝全又认识了文保爱好者陈赫,两人组织成立了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1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最初只有20余人的团队发展到了2000多人。
走街访古,发现保护文物
为了留存历史建筑的影像资料,葛宝全在上世纪90年代咬牙花1200元买了一台凤凰牌相机。“最开始用胶卷相机,一个胶卷25块,洗一套又得25块,舍不得,常常是围着一个建筑转好几圈,我才按一次快门。”葛宝全说。一人一机,近30年来,葛宝全几乎走遍了沈阳市所有偏街僻巷,拍了上万张历史建筑的照片。通过他的拍摄,有十几个文物得以被发现和保护。
随着城市发展加快,葛宝全开始觉得力不从心。他和陈赫了解到,有一群活跃在网络论坛上的辽宁文保爱好者。恰逢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他们就将大家组织起来,在2009年建立了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加入文物巡查工作中。
“团队的成立,让很多人真正参与到文保工作中来。”陈赫说。普查期间,志愿者们在皇姑屯铁路派出所附近发现一处大杂院,建筑的欧式青砖和刻着的“京奉线”英文首字母引起了大家注意。线索报到沈阳市文物局后,经专家审定,这处建筑被确定为1900年修建京奉铁路的英国工程师旧居,被列为沈阳市历史建筑,而后成为皇姑屯事件历史博物馆。“志愿者发现线索,告诉文物监督员,再反映给文保部门。”葛宝全说:“盛京城鼓楼遗址、浑河火车站、奉天海关大楼……这些文物的发现和保护都离不开志愿者助力。”
2017年加入团队的志愿者袁博是一名骑行爱好者。他自制地图,标出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边骑行边访古,进行日常的文物巡查。“一个月两三次,一天最多能骑130公里,沈阳市内除了康平县,90%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我都到过。”袁博说。一次他骑行至新民市高荒地遗址时,发现文物保护标志碑倒了,随即通过文物监督员反映到新民市文物管理所,第二天就有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
自成立以来,这支志愿者团队已累计向文物部门提供线索或资料百余份,帮助保护、修缮文物古迹数十处。
展览宣讲,串联历史记忆
志愿者刘国壮有一间“流动民俗博物馆”,藏有500余件老物件,嘎拉哈、小人书、戏匣子、悠车子、网兜子、笸箩……“老物件承载着记忆,记忆中流淌着文化。”刘国壮说。为了不让这些文化记忆消失,从2017年开始,他带着藏品进学校、敬老院,做了120余场展出。
“有次我在敬老院做展览,看到一位七八十岁的大爷抱着一个酒篓子落泪。细问才知道,大爷祖辈的家传手艺就是编酒篓子,他跟我讲了很多故事。”刘国壮说:“我收藏的一些老物件信息不全,但在展出过程中或许就能找到答案,我想把老一辈的物件和记忆串联起来、延续下去。”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这支志愿者团队平均每月都要举办2次访古行走、1次专题讲座。
3年前,小志愿者杨思喆在书店的一场公益活动中见到了讲述关外三陵的陈赫。小小年纪的他对历史很感兴趣,于是迅速加入了团队,之后几乎每场活动、每次讲座都不落下,每次活动结束,他还要写一篇游记。两年前,上四年级的他成为东北讲武堂招募的第一批小讲解员。“我会从讲武堂的历史,拓展到其他历史知识。”杨思喆说:“过去自己的知识都是散乱的,通过访古、讲座,才慢慢把知识串联了起来。”
志愿者宋阳最初陪孩子来参加活动,后来她自己却越来越着迷,成了团队副队长,负责文保活动的组织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之前竟不知道有这么多古迹和故事就在身边。其实很多人跟我一样,可能与身边的古迹只差一次活动的牵引。”宋阳说。如今,志愿者团队平均一年组织200多场活动,还与沈阳市青少年志愿者团队合作,先后为10家博物馆输送了300多位小志愿者讲解员。
拓展方式,吸引更多关注
今年以来,陈赫翻出自己过去写的文章,在喜马拉雅平台上讲故事,从百年辽宁讲到沈阳老建筑,听众还不少。
作为队长,为了更好地记录和推广团队活动,陈赫为志愿者团队创办了“辽宁记忆”微信公众号,几乎每天更新。去年,沈阳市检察院关注到公众号上有篇关于永济桥保护问题的文章,随后介入,很快推动了相关问题解决。这件事让陈赫触动很大,“从志愿者团队成立的那天起,爱好也成了责任,力量越大,责任也越大”。为了更好更专业地开展文保活动,团队聘请了文保专家作为顾问,定期为志愿者进行讲座培训。
“要做好文保,应该保持研究的态度,注重文化内涵,还原历史事实。”志愿者赵旭是沈阳大学文法学院的教师,在教学中,他鼓励学生边走边读边问边写,把文物、文字、文学、文化相结合。让他欣慰的是,文保活动还促进了教学科研,不少学生主动选择了文保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近年来,团队把更多精力放在宣传非遗和培养小志愿者上,先后组织了观摩沈阳故宫太庙修缮的东北彩画技艺,体验珐琅、绢花、剪纸、草编技艺等活动。“让孩子们体验非遗技艺,既能更好地传递对文保的热爱,还能带着家长共同关注这个领域。”陈赫说。
“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讲座也好,访古也好,体验也好,志愿者团队正在做的,是吸引更多人传承历史文化,聚起更强的保护之力。”辽宁省民俗学会副会长蔡学勤说。(记者 刘洪超 胡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