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不断涌现的“兵团好人”,是当代兵团人道德风貌的写照。一个榜样是一面旗帜,一群好人照亮城市文明。“兵团好人”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举动,用实际行动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疫情防控中闪光的背影
今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亿万国人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这场战“疫”中,“兵团好人”主动践行担当精神,舍小家顾大家,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战胜疫情请战,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五师八十四团石峪镇三连退休干部卜现运,每天都要通过电视新闻密切关注疫情防控的动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战“疫”、共渡难关的感人片段让他彻夜难眠。
“我作为团场的老职工和老党员,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定要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深思熟虑后,卜现运作出一个重大决定:为团场捐款,助力疫情防控。
2月8日,卜现运郑重地向团场捐赠100万元,实现了他助力疫情防控的心愿。“捐赠100万元为团场疫情防控出份力,是我作为一名老党员的无上荣光。”在捐赠现场,卜现运激动地说。
和卜现运一样,四师可克达拉市退休干部陈茂昌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没事不要出门,出门要戴好口罩……”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陈茂昌第一时间报名当起社区志愿者,每天早出晚归,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逐户嘱咐居民做好自身防护。他的身影出现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积极发动身边的党员和居民一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儿子春节给他包了1000元红包,第二天就被他捐给了社区,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我在新疆生活工作了50多年,亲眼见证了这里变得越来越好。退休之后,我就想多做点事,回报我深爱的这片土地。”陈茂昌说,“我每天提醒自己,不能忘了自己是个党员,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
越是艰险,越向前。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兵团好人”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他们不惧危险,坚守岗位,捐资捐物,守望互助,传递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好人力量。
脱贫攻坚路上有力的臂膀
2019年,兵团实现了贫困团场全部摘帽、贫困连队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振奋人心的成绩背后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其中就有“兵团好人”无私的奉献。
一师十六团十七连职工肖健就是这样一位脱贫致富带头人。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他主动为困难职工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用行动带领职工走上脱贫奔小康的道路。
肖健始终记得,当年自己承包果园,先后向亲朋好友借款100余万元,才让他依靠种植果树脱贫致富,成了团场小有名气的果树种植能手。“多亏连队‘两委’和左邻右舍帮忙,才让我走上了致富道路。现在我有了能力,也要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肖健说。
2014年年底,肖健组织连队12名困难职工成立了技术服务队。他在自己的果园讲授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使12名队员熟练掌握了果树管理技术。
2015年,许多周边团场困难职工慕名而来,向肖健学习果树管理技术,并加入他的技术服务队。目前,肖健的技术服务队已有40余名困难职工,服务范围包括一团、二团、三团、六团、七团、阿瓦提县及阿克苏红旗坡农场。
在肖健的带领下,服务队靠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众多果农的赞誉,队员人均年增收1.5万元。
“我经历过贫穷的生活,也感受过被人帮扶的幸福。我要用自己的技术、经验和资金带领更多困难职工增收致富,自己富更要大家富!”肖健爽朗的笑声中充满对未来的信心。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走在脱贫攻坚路上,“兵团好人”们积极承担起扶贫帮困的重任,为脱贫攻坚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凡生活中榜样的力量
普通人的命运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平凡的力量更让人感动。在“兵团好人”推荐评选活动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普通却不平凡的“好人”,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榜样的力量。
从1993年到2020年,在长达27年的岁月里,四师六十三团护边员朱国利和妻子王利义务守边护边,相互扶持、并肩前行。守边护边的27年里,朱国利夫妇仅马匹就换了5匹,摩托车骑坏了8辆,累计巡边50万公里,相当于从六十三团到北京往返近70趟。
“祖国是家,家就是祖国。”说起守边的意义,朱国利夫妇的话语朴素而坚定。他们就像两枚螺丝钉,牢牢地钉在乔老克哨所,成为边境线上一座永不能移动的界碑。
如果说守边护边是朱国利夫妇一生的使命,那么在沙漠边缘种下希望就是马献民老人一生的追求。
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住在紧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六师红旗农场三连。由于风沙肆虐,连队农田受损甚至绝收情况严重。
2003年退休后,马献民便坚持在沙漠边缘义务植树造林,把自己的晚年生活与治理风沙、保护环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17年来,马献民先后投入40多万元栽植的1900多亩梭梭林已经长得郁郁葱葱,和马献民一起守护在沙漠边缘,筑起一道绿色的防护墙。
“兵团好人”里,有像朱国利夫妇、马献民这样让人心生崇敬的平民英雄,也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温情故事。
一师三团十一连居民阿扎提古丽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接纳了刚刚出生的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阿依提娜,并把她培育成了大学生,其中的辛酸苦辣难以言表。阿扎提古丽用无私的母爱给了一个汉族弃婴完整的人生。
二师二十四团振兴社区职工袁世君无怨无悔、悉心照料高位截瘫的妻子25年,用爱的臂膀撑起一个幸福的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相濡以沫的真情挚爱。
“与善人游,如行雾中;虽不濡湿,潜自有润”,善行出发的原点,往往是身边可触可见的“道德光源”,点燃起持续不断、引人向善的精神火炬。
“兵团好人”的凡人善举,或许并不惊天动地,却能释放出非比寻常的力量,激荡起精神共鸣。滴水石穿,聚沙成塔,正是这些点滴善举,共同彰显出道德的温暖和精神的力量,不断引领兵团人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记者 徐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