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龙泉的老家是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下辖的一个小村庄,村子紧靠309省道,村民外出仅靠村中间一条东西路,道路坑洼不平,出行十分不便。2003年初,闫龙泉自掏腰包买来煤渣,把这条路进行平整;2006年他第二次买来石子铺上,使这条路得以延伸;2010年12月,他第三次出资买来石子,加宽道路,并安装了10余盏路灯,这样村民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出行就方便了。
虽然村民出行路况有些改善,但闫龙泉心里并未满足。他看到有些村子铺上了水泥路,便萌发了修水泥路的想法。2017年初,通过多方协调,闫龙泉争取到村里“一事一议”工程项目,但还缺少一部分配套资金,他便主动拿出7万多元,用于铺设新路。
2017年9月19日,这条路在村民的多年期盼中终于开工。在大家的簇拥下,80多岁的李老奶奶也颤巍巍地来到施工现场,她看着这条路高兴地说:“我活了这么大年纪都没见过这些,多亏了龙泉这孩子,他给咱村的人造福了……”经过紧张的施工,当年9月23日,一条贯穿全村东西、800多米长的水泥路面铺设完工。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期间,“宅”在老家的闫龙泉发现有些村民很少佩戴口罩,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口罩紧缺,这可急坏了他。他一方面呼吁村民做好自身防护,另一方面设法联系口罩生产厂家。当时正值大年初四,企业都在放假,但闫龙泉经过努力,联系到一家口罩生产厂家。
闫龙泉(左)为镇政府捐赠口罩。杨本信摄
1月29日,他同爱人驱车50多里路来到口罩生产厂家,开始厂方允诺4000只,但要等等。他们只好焦急地等待。时到傍晚才得知货源紧张,厂方只同意给2000只。当天拿到口罩后已是夜晚10点多,此时的闫龙泉同爱人已是一天没吃饭,他们不顾疲惫,立即赶回了家。闫龙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在考虑这2000只口罩如何分配,这时爱人提醒说:“这些口罩得给我留点,我得给孩子用。”
闫龙泉(右一)向村民分发口罩。杨本信摄
闫龙泉劝道:“这次少,先给别人,等过几天我再去联系。”爱人同意了他的分配。最终闫龙泉给大杨镇哨卡值守人员1000只、韩老家村300只,剩余的全部发给本村群众。1月30日正月初六一大早,闫龙泉不顾天气寒冷,将口罩如数分发了下去。
2020年6月2日,大杨镇的小麦收割进入扫尾阶段,每天忙于业务的闫龙泉放下手头的活,买上方便面、毛巾、纯净水,到地里看望正在收割的群众。他来到闫小楼村东头一小麦地头,遇到了村里的闫龙杰,“找着机子吗?”闫龙泉热情地问,“找到了,还得一会,它给那块割完就过来。”闫龙杰指着不远处正在收割的机子答道。
闫龙泉(左)看望收割一线贫苦户。杨本信摄
闫龙杰是村里低保贫困户,今年50岁,一个月前,因冠心病复发心脏刚下了支架,老伴和儿子均是智障残疾,对他的家庭情况,闫龙泉很是同情,忙从车上搬下两箱方便面递给他,并对他说:“天气炎热,多注意身体。”
闫龙泉又来到另一块小麦收割现场,给收割机驾驶员送上了毛巾和纯净水,提醒他注意安全、做好控茬。来到村禁烧指挥棚,闫龙泉又将纯净水送给棚内值班人员。一下午,闫龙泉从村西到村东,从收割现场到禁烧指挥棚,把一份份清凉送给了正在忙于收割的人们。
闫龙泉(右二)爱心助学。张延林摄
近8年来,闫龙泉始终坚持做他的“三个连续”:连续8年资助贫困大学生60多名,资金10多万元;连续8年春节看望本村75岁以上老人和贫困户,送去米、面、油;连续8年为本村路灯代缴电费5000多元。闫龙泉说:“我平时也没有做什么,我只想用我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们,用我的行动去温暖他们,让他们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闫龙泉就是这样一个人,心里始终装着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时刻牵挂别人冷暖。他用爱心温暖着社会,用真情感动着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