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生第一次网上授课,通过聊共同的爱好,帮扶对象向他敞开了心扉。而在视频另一头,原本课前还不愿意打开摄像头的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大岗镇石田小学五年级学生聂广康从支支吾吾到对廖老师无话不说,课堂准备结束时还对老师依依不舍。“老师,我已经和姐姐商量好手机使用时间段,这样我们俩人都能学习了。”
通过网上开展“云支教”,廖彬成为肇庆学院众多参与2020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学生中的一员。在疫情当下,肇庆学院鼓励师生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网络形式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引导广大师生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456名“老师”“二对一”帮扶贫困学子
廖彬是肇庆学院456名“青年云支教”首批志愿者中的一员。作为广东省首批10所参与“青年云支教”高校之一,肇庆学院将该项目作为今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校级实践项目进行重点打造。
2020年5月,肇庆学院便在全校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获悉消息后,大量学生踊跃报名。经过层层选拔,目前456名志愿者作为首批志愿者梯队已上岗服务,139名志愿者作为第二梯度储备,随时可以上岗。“学校组织优秀大学生,为肇庆市建档立卡贫困青少年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业、就业的困难,提供体质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促进贫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共青团肇庆学院委员会副书记马舒洁说。
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支教活动。图片来源:肇庆学院
为了让志愿者早日成为称职的老师,肇庆学院围绕“政策解读”“教育教学实践与应用”“线上平台及网络直播技术”“i志愿平台支教专区操作指引”四个模块,对志愿者开展了为期3天的线上培训。肇庆学院还组建线下服务队,到鼎湖、高要、广宁、德庆、封开、怀集等地走访受助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与村干部交流,了解受助学生学习、生活现状、家庭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同时,456名志愿者线上对帮扶对象进行摸底对接,并根据摸底情况,制定支教方案。
暑假开始后,经过培训的志愿者们正式为帮扶对象开展“二对一”线上授课。“往后上课还要更多对学生给予肯定,提高他的自信心。”来自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志愿者詹雅婷上完第一节课后,马上进行自我总结。“肇庆学院大学生对我们镇17名孩子进行精准帮扶,不仅有助于提升孩子们学业水平,还能开拓孩子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大学生活,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怀集县冷坑镇团委书记张鑫表示。
创新探索“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
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调研广宁县横山镇小龙虾养殖基地。图片来源:肇庆学院
“青年云支教”只是今年肇庆学院开展的众多“三下乡”活动中的一项。针对疫情防控形势,肇庆学院今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创新探索“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鼓励师生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网络形式开展。“青年云支教”就是其中一项创新探索。同时,肇庆学院要求在校学生以肇庆为主阵地开展社会实践,减少活动半径。
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就近来到位于广宁县横山镇的小龙虾养殖基地,探索了解互利共生的循环农业生态模式。作为肇庆学院在横山镇开展的特色扶贫项目,该基地能同时保证稻鱼产量和品质,实现水田高效增收。“我要结合自身所学,向家乡村民们宣传推广这一模式。”该院学生黄海婷说。
“小青燕”创文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图片来源:肇庆学院
内容的选择上,实践主题也和当地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当下社会热点息息相关。校、院两级实践团队主要围绕理论宣讲及国情观察、疫情防控宣讲服务、扶贫支农支教帮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等5个方向开展工作。肇庆学院专门组建了“小青燕”创文志愿服务队,组织师生走进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文宣传活动。此外,该校还组建了扶贫支农支教帮扶、疫情防控宣讲服务、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校级实践团队。
据了解,肇庆学院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秉承“心系天下、知行结合、躬行践履”的光荣传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认识社会、砥砺品格、磨炼意志、升华思想。(肇庆文明网 杜杏玲 通讯员 刘亮)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