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青少年,文化知识的广博常令父辈自叹不如,但小学生不会剥鸡蛋、中学生不会扫地、大学生不识五谷的笑话也时有耳闻,人们针砭现行教育“有教育无劳动”。近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指导学校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7月16日至18日,记者采访了湖南部分大中小学校长,欣喜地发现,有了《指导纲要》,劳动教育将呈现一番别样风景。
小学:做菜种花插秧都要学
《指导纲要》:小学阶段,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低年级学生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中高年级学生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自我服务劳动,培养孩子基本生存技能,减少‘巨婴’;集体劳动,培养互助精神;公益劳动,培养奉献精神。劳动教育关系到新时代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7月16日,湖南师大附属颐华学校小学部校长黄丽君这样阐释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将于9月招收576名小学新生,现已把劳动教育纳入完整的“颐养芳华”课程体系。
黄丽君介绍,颐华学校小学部的劳动教育,分成日常基本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和研学旅行三个部分。日常,要教会孩子们穿衣穿鞋、清理书包、整理房间和简单的家务劳动。每个学期要学会做一道菜,请大厨教。一二年级学会做凉菜,三四年级学会做面点、包饺子、炒鸡蛋和小菜,五六年级要学会炖汤和做一道大菜。学校将开辟一片劳动实践基地,请农科院专家来讲课,让孩子们学会种菜、种花、体验水稻播种、插秧、收割全过程。研学旅行,一二年级去平江起义纪念馆,三四年级去岳阳楼、岳麓书院,五六年级去北京、西安。
“通过劳动教育让孩子们懂得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我们将还给家长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黄丽君信心满满。
中学:耕读乐园+社区公益服务
《指导纲要》:中学阶段,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平均每周不小于1课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初中阶段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在普通高中阶段,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型赛事、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志愿服务,自主选择1至2项生产劳动,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高中学校将考核结果作为毕业依据之一。
大山里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中学共有初中生905名。在这所乡村学校,校长李荣胜从2018年起开辟了耕读乐园,并让学生们学习纸雕、十字绣、木刻、丝网花等工艺,希望他们能走出乡村,再回来振兴乡村。
“对于劳动教育,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有过精彩论述:‘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缺失了劳动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指导纲要》的印发是一场及时雨,标志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越来越完整。”7月17日,李荣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社会存在轻视体力劳动,尤其是看不起普通劳动者的现象。实施劳动教育意义重大,一是从小树立并坚定学生“劳动光荣”“劳动创造幸福”的思想,让学生爱上劳动;二是从小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情感;三是通过劳动教育,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他表示,有了对照,他要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规划,进一步加强学校“一班一特色·一生一特长”活动,扩大“耕读乐园”,引入农耕文化展示和劳动名人介绍。不仅种菜,还要种果树,养鸡养鸭养猪。
“日常劳动学会生活自理,生产劳动掌握基本技能,服务性劳动增强社会责任感。”7月17日,湖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蒋亚军告诉记者,学校共有初、高中学生1218名,在肄业年级均开设了至少一节劳动实践课程(必修),并在每期开设了篆刻、编织等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每学年有为期3至5日的梅田湖基地研学实践课程,收割稻子、竹筏竞渡、撒网捕鱼、稻草编织等活动,让学生们收获了劳动的快乐。
《指导纲要》印发后,湖南大学附属中学准备在新校区里整合土地资源,组织师生开垦土地,种植一些常见的蔬菜或果树,搭建学生劳动平台。计划开设开心厨房、变废为宝手工课等更多精品劳动实践课程。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在原有的美化环境、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之外,增加“我当交通引导员”“我为社区讲法律”等公益活动,形成学校服务性劳动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利用家长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特色企业,或者邀请一些劳动成果突出的家长来校讲座。
大学:创造性劳动+社会调研
《指导纲要》:高校本科阶段,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不少于32学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将学段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
“《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通过劳动教育,让大学生在劳动中增阅历、长才干、坚意志、熟技能、知荣辱、懂感恩,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湘潭大学将严格落实《指导纲要》,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抓住关键环节,注重课内外结合,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进一步增强劳动教育效果。”7月18日,湘潭大学校长李伯超告诉记者。
早在2019年4月,湘潭大学就明确要求将《劳动课》设置为本科生集中实践环节必修课程。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后,学校将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劳动课》调整为32学时,各学院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了《〈劳动课〉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要求,制定了成绩评定实施细则。学校将每学期预备周设立为劳动周,组织学生开展集中劳动实践,每次不低于4学时。根据学生表现,评定等级,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每年定期开展“孝文化”节、国学文化月等活动,要求学生把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艺术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公益艺术作品创作和对写生基地进行实地调研等活动。
《指导纲要》刚发布,湖南女子学院校长杨兰英就仔细学习了。7月17日,她告诉记者,作为专门培养女性人才的高等院校,湖南女子学院计划将劳动教育跟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结合,根据时代需要改进劳动形态,发挥劳动教育在女性人才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指导纲要》对劳动教育的细化和具体化,也有助于学校再次明细高素质应用型女性人才培养定位。下一步,将围绕“湘女精神传承、学校自我管理、社区志愿服务、优良家风弘扬以及企业一线实践”制定劳动教育清单,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杨兰英认为,《指导纲要》指明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打破了长期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局面,为湖南女子学院将课堂教育、日常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统一提供了重要思路,有效提高女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充分发挥女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彰显学校女性人才培养的特色与自信。据悉,该校教务处正在紧锣密鼓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记者 易禹琳 通讯员 申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