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关4S店的乱象,已经不是第一次曝光了。但这次的报道,将各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创收手段,进行了系统的起底。而且,其中一家4S店还曾荣获东风日产颁发的“全国五星级标杆专营店”荣誉,连五星级标杆,都没能守住行业底线,可见该行业的混乱程度。
对4S店来说,胆敢在维修保养环节做手脚,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操作利润可观。比如报道中有维修技师就表示,砸坏一个水箱框架,维修费用就要多出一千多元。
尤其是在新车市场增长放缓的前提下,车企间的价格战白热化,裸车价格基本透明,4S店靠卖车没有多少利润。因此在后续的维修保养环节,通过各种手段捞钱的冲动会相当强烈。
另一方面,在汽车维修保养问题上,车主毕竟不是专业人员,中间存在着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加上4S店的服务不是完全透明的,所以具备操作的空间,砸坏崭新的零件,车主可能完全不知情。这种局面,无疑也助长了4S店的违法底气。
根据最新报道,涉事4S店已经被停业整顿,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样介入了调查。不出意外,两家坑害消费者的4S店,接下来将遭遇重罚。不过,从全行业发展的角度看,这是否意味着此事应该止步于此?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其实,不管是“砸坏好零件定损再修”,还是忽悠车主,“虚假清洗保养”,类似乱象之所以层出不穷,本质上是因为,这个行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垄断,消费者缺少足够的话语权。
事实上,和很多商品不同的是,汽车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它实行严格的品牌方特许授权经营政策。说的直白点,以前我们想买车,只能去生产商授权的4S店,至于后续的维修保养服务,同样被绑定在4S店里。
这种销售政策,在汽车市场发展的早期,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随着汽车从奢侈品变成大众商品,衍生出各种乱象。比如4S店服务质量下降,强制购买保险,以换代修等等。
为了打破垄断,让行业竞争更加公平,2017年《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出炉,取代了原有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首次明确提到,“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这意味着品牌授权的单一模式终结了。
随着汽车市场的逐渐开放,汽车超市以及一些电商卖车的新平台,包括O2O维修企业、连锁维修企业等第三方平台,逐渐涌现出来,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不必再像过去那样受制于4S店。
然而,4S店的垄断地位依然是存在的。原因很简单,比如在维修保养领域,4S店有生产商的授权,在维修配件的流通,以及维修技术的获取等方面,具有先天性的垄断优势,其他一些非授权的维修保养企业,很难进入与之公平地竞争。
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到2018年,授权的4S店接近三万家,而全国的汽车维修企业数量达65万家。而全国的汽车维修企业数量,在2017年就达到65万家左右。但数量占比极低的4S店,足足占据了60%左右的市场份额。
因此,对消费者来说,哪怕是通过第三方平台买的车,但在维修保养问题上,可能还是得优先考虑授权的4S店,尽管它们的价格可能更贵,服务质量更差、更不透明。而坐拥垄断优势的4S店,自然就敢于处处设套,收割消费者,疯狂地攫取利润。
从这个角度来看,减少各种扭曲的行业乱象,光是对被曝光的4S店定点打击,显然还远远不够。
要让这一行业良性发展,说到底还得进一步打破垄断,让市场更加开放透明,让竞争更加充分平等,让消费者有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
事实上,整个汽车行业的改革,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在演进。比如前两年发布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提到,关于汽车维修技术,生产商要向所有维修经营者及消费者无差别、无歧视、无延迟地公开。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开放,从销售到维修、保养,各个细分市场有更多的鲶鱼闯进来,无疑将打破4S店独大的垄断地位。这自然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局面。
因为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一个行业,相对于垄断式的封闭经营,更充分的竞争,更透明的服务,才能促成行业的良性发展,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