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间 饮食心理学习全攻略

2019-06-06 09:25:51 来源: 平原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记者 丁艳冰
  高考说到就到,考生如何安排饮食、作息,又该如何做好心理调节,以最轻松的状态走上考场呢?本报这份饮食、心理、学习攻略请收好。
吃好喝好 精力充沛
  高考第一天恰逢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新乡人素有端午节包粽子,炸菜角、焦叶的习俗。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杨卫莉建议,考生最好避免吃这类食品。“粽子是糯米做的,不太容易消化;油炸类食品更不建议考生食用。”杨卫莉说,油炸食品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肠胃负担。考生需要用好的身体状态迎接考试,应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蛋白质和葡萄糖、维生素的食物,例如鸡蛋、鱼类、牛奶、猪肉及季节性蔬菜、水果等。
  杨卫莉认为,的饮食,没必要做刻意的改变,还是遵从考生平时的饮食习惯。清淡饮食并不是说不吃荤菜,主要是说在烹调方法上,避免多油多糖多盐,味道淡一点,不能过于油腻。比如,做鱼的时候尽量清蒸,煮少油的汤,炒菜少放肥肉。
  高考期间,考生体力和脑力消耗较大,杨卫莉建议考生少食多餐。每顿饭不要吃得过于饱,血液中的养分会更多地供消化系统使用,大脑相对缺氧,会影响学习效率和质量。晚上如果还要复习,可以增加一顿,保证足够的营养。
  已经进入夏季,食品卫生问题多发,细菌在30℃以上的环境里繁殖速度非常快,考生最好不要叫外卖以及到小摊小贩、不正规的餐馆就餐。剩菜剩饭、卤菜、烧烤、特别冰的冷饮,这段时间都尽量不吃。
  另外,考生睡前可以喝牛奶帮助睡眠,小米粥、燕麦粥、红枣桂圆莲子羹都有助眠的作用,也是不错的选择。怕引起低血糖,考试当天可以带点水果糖,觉得心悸发慌的时候,就含一颗水果糖。如果高考恰逢女生生理期,注意不要吃生冷食物,生活作息保持规律,少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白天饮食尽可能吃一些热乎的、温和的食物。
调节心理 轻松迎考
  马上就要走进考场,不少考生不免会比较紧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卫芳表示,出现紧张、焦虑等情况是正常的,考生不要因为自己紧张就增加心理负担。尤其是看到别人似乎若无其事,自己感到紧张很羞耻,很不好意思。其实几乎每个人都会紧张,是很正常普遍的现象,要敢于表达出来,跟家长或者同学进行沟通交流。
  调整紧张情绪,睡眠要有保证。这两天尽可能和高考作息节奏保持一致。之前复习很晚,这时需要逐渐睡得早一些。如果睡不着,可以在网上找有引导语的催眠音乐,放松自己的身体,是有助于睡眠的。平时经常运动的,还可打打球跑跑步;平时不运动的,可以在操场走几圈,在屋里做做操,甚至看个电影,都能缓解和平复情绪。但是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身体出现受伤的意外情况。
  王卫芳认为,让孩子不紧张,首先家长要做到不紧张。过多地去提醒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其实是家长紧张的表现。家长做好孩子生活的后盾,不要因为一件小事过多唠叨、埋怨孩子,不和孩子怄气吵架,不让孩子有负面情绪产生,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负担,影响高考备考。要多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尽可能让孩子高兴,让孩子保持在兴奋的状态,身体就能分泌多巴胺、血清素等化学物质,有助于孩子突破固化的思维模式,更好发挥自己的水平。
  王卫芳认为,尽管高考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成才道路。尽可能把高考当成正常的考试,轻装上阵。即便没有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只要追求梦想的信念都在,还能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
整理错题 回归本源
  对于这几天的复习备考,市一中高三年级主任李法宽认为,应该分考前、考中、考后三个阶段来应对。高考前的这两天,考生心态最为关键。良好的心态对考生的发挥有好处,而考试的成功取决于能否高效地发挥实力,简单来说就是把会写的写对。提醒考生把自己的错题本拿出来,好好看一看;没有错题本就看做过的卷子。在看题的时候,不仅仅看错在哪里了,要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回归到本源的状态,回归到最基础的知识、回归教材去认识知识点。
  在考试过程中,不要害怕紧张,紧张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因为紧张大脑一片空白,发现一道题都不会,就需要稳定下来,告诉自己不是没有能力,而是还没有进入做题状态。缓缓地进行6次深呼吸,缓解由紧张带来的不适。另一种情况是“舌尖现象”,就是看到试题发现都会,而且就是以前做过的,甚至在哪里见过涉及什么概念都知道,就是想不起来具体该怎么做。这时可以转移注意力,先去做其他题目,让大脑暂时产生抑制作用,不去思考忘记做法的那道题,等缓一缓再回头做这道题,就会好很多。
  李法宽提醒考生,尤其在数学科目考试后,不要和同学对答案。数学因为学科的特殊性,一旦对答案,感觉自己写错了,就会影响到当晚的休息甚至下一门的考试。考生如果处在一种自责或者内疚、懊恼的状态里,对后面的考试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要考一科忘一科,积极准备下一科的考试。
  “总之,保持自己平时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节奏,毕竟功夫在平时,这个时候正常发挥就可以了。”李法宽说。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