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萌萌
春节过后,我市招聘市场吸引了不少招聘企业和求职人员的“光顾”。可是,招聘市场上的“招工难”和“求职难”现象依旧上演,而这,也成了不少招聘企业和求职人员的“心头病”。
招聘企业:难招工,难于招到合适的员工
3月4日上午9时多,市人力资源市场门口和大厅内挤满了招聘企业和求职人员。尽管整个招聘市场非常火爆,但是很多招聘企业人员却愁眉苦脸。“每年春节后,我们都会遇到‘招工难’这个问题。”招聘市场上,新乡庖丁堂酒店一杨姓负责人说,春节过后,他们酒店需要招10名服务人员,但通过网上招聘和招聘会的形式,目前他们只招到了2名人员。之所以难招工,主要是他们要求的服务人员年龄要偏小些,可那些年龄偏小的求职者找工作时又非常挑剔,他们只想找那些既轻松、工资又高的工作。
同样,还有很多招聘企业面对“招工难”。招聘市场上,企慧航远公司一王姓负责人说,现在招工非常难,年龄大点儿的求职者不会上网,所以网上招工的效果并不好;年龄小点儿的求职者不是嫌工资低,就是嫌工作时间长。“我们需要吃苦耐劳、有敬业心的求职人员。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不急着找工作,他们家里条件好,不愁吃穿,所以对找工作的意愿并不强。”该负责人说。
招聘市场上,市路康机械公司负责招工的刘女士说,春节过后,他们公司参加了很多招聘会,但效果并不好,他们同样面对“招工难”问题。之所以难招电焊工、喷漆工等技术人员,主要原因是那些掌握技术的求职者多数都是年龄偏大的,而他们需要一些相对年轻的技术人员,而那些年轻的技术人员又嫌本地的工资低。同样的工作,他们在外地每个月能挣到1万余元,在本地只能挣到五六千元。
求职人员:难就业,难于找到满意的工作
当日上午,来市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作的不仅有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还有很多30多岁、50多岁的求职者。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们表示现在很不好找到工作。而不好找到工作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今年25岁的小王毕业于河南工程学院,她原来是一名幼师。由于工资低、周末总加班的缘故,她辞掉了原先那份工作。现在,她想找一份挣钱多、又不用加班的工作。春节过后,她在招聘网上和多个招聘会上都投有简历,可还是没能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有些招聘岗位,不是不适合我,就是工资低、工作时间长,我决定再找找看。”小王这样说。
今年32岁的谢女士家在封丘,她说她原来在企业里工作,因为孩子现在在市区上学,她不得不辞去工作,和孩子一起来到了市区。为了不耽误照顾孩子,又能挣钱贴补家用,她想找一份恰好是孩子上学时间点的工作,但这个时间点的工作很难找到。
招聘市场上,55岁的谷先生说,他之前在企业工作,是一名机械维修工。因为企业破产,他失去了工作。想着春节过后是招工的旺季,他便来招聘市场看看。可是他看了很多企业的招聘信息,几乎没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有一家企业招聘维修工,也缴保险,可是他们只招50岁以下的,我不符合条件。”谷先生摇着头说。
专业人士谈“两难”
针对“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记者采访了河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洪新华。洪新华说,“两难”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有求职者自身因素,也有用人单位的原因。“招工难”也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是大企业不愁招人,中小企业容易陷入招聘难的困局;“求职难”,实际上是体面就业难、满意就业难,很多人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不甘心低质量就业,在择业过程中自身定位过高,而实际能力又偏低,导致不少求职者“高不成低难就”。
“不过,对同一个企业来说,原因也各有不同,一般是‘普工’易招,‘高工’难求,特别是技术研发型、生产骨干、高技能人才‘一才难求’,因为这些令人向往的高待遇岗位,对于不少缺乏工作经历或实践能力的求职者来说,门槛显然有些过高。”洪新华这样说。
洪新华还分析了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些企业之所以“招工难”,是因为他们不注重培养新人,没有把新人作为“后备军”来培养。
“求职者应合理设定期望值,理性选择就业,从基础岗位做起,就能避免出现‘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洪新华说。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