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恋——心连心建厂五十年暨刘兴旭廿五载征程回眸

2019-09-20 11:25:22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史国新倾情力作《大地之恋》
 
大地之恋
——心连心建厂五十年暨刘兴旭廿五载征程回眸

史国新 张坤 文/图



 
生于激情岁月,传承奋斗精神
 
  1969年,中国土地贫瘠的历史和现状依然如故,亩产粮食只有三四百斤,“丰衣足食”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最大期盼,“缺吃少穿”的民族饥饿感,仍在中华大地很多地方游荡。
 
  不要埋怨土地的无能,土地也是要吃饭的,那就是化肥。饥饿给人们上了生动一课,只有大量的生产化肥才是保证肚子饱腹的唯一途径。国家在紧巴巴地建了几个稍大的化肥厂之后,敞开门户,要在全国建2000个县级小化肥厂,以解燃眉之急。
 
  心连心就在这个时候呱呱坠地了。
 
  它初始的名字叫“新乡县七里营化肥厂”,以图借毛泽东曾视察这里和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历史作为自己的坚强“后盾”。但它的孕育和出生是多么艰难和悲壮,让今天的人唏嘘不已又荡气回肠。
 
  1969年,新乡县全县财政收入仅604万元,而建一个小化肥厂至少需要320万元,财政捉襟见肘显然力不能支。怎么办?50年前,政府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党和政府有了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人民。
 
  人民以博大的胸怀张开了双臂。全县的老百姓开始为化肥厂的诞生捐款,那是一个挣工分的年代,即使一个壮劳力一年也难有一百元收入。据史载:新乡县小冀公社西寺大队党支部书记刘长忠捐出建房款200多元,王湾大队一个老大娘捐出数次卖鸡蛋所得的20元,保安堤大队一妇女捐出私房钱40多元,分分角角,全县在很短时间内共捐出现金200多万元。
 
  每一分钱都是如此珍贵,每一分钱都要花得尽善尽美。新乡县为了建化肥厂打了一场“人民战争”:大块公社组织800辆马车、架子车、独轮车从北站运石子、水泥,全县200多名木工、瓦工、铁匠齐聚工地,石灰组的民工在没有配发胶鞋的情况下,为了赶工期,跳到灰池里劳动,许多人的脚被石灰水烧满燎泡。今天的心连心董事长刘兴旭当时还在县中学读书,他清晰地记得,那段时间的星期天,学校组织他们从县砖瓦厂往化肥厂工地运砖。
 
  与此同时,化肥厂设计组和设备购置组的人员正奔跑在全国各有关单位。那是计划经济年代,即使一个螺丝钉也要有国家计划,也要一年两年地排队等待。韩保林,当时的工程设计人员,受命前往南京化工设计院索求图纸,两眼一抹黑,一个人也不认,就拿了一张七里营公社的介绍信。南京设计院的同志说,我们省的设计还搞不完呢,再说,你们也没有计划。韩保林什么哀求话都说了,七里营是毛主席视察过的地方,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等等,均无效果。韩保林不说了,只是天天到设计院,比人家还正常地上下班,打水、扫地、抹桌子、晒图,凡是会干的、能干的都干,直到有一天人家拉住他的手说,别干了,我们同意了,可你还是要到省化工厅找熊总签个字。韩保林又到化工厅,又把毛主席和七里营的事说了一遍,熊总摇头,韩保林又开始给熊总抹桌子扫地,熊总还是不同意,韩保林干脆把旅馆也退了,扛着行李跟着熊总上下班,也不说话,也不影响人家吃喝拉撒睡,跟了一整天。熊总受不了了,说,把你的表拿过来吧。那一刻,韩保林直想哭。
 
  当南京设计院把七里营化肥厂7套共100多斤的图纸全部做好的时候,韩保林在南京整整待了3个多月。那一天,南京下大雨,韩保林用雨衣包着图纸和设计院的同志告别。设计院的同志看着这个扫了3个多月地的工人师傅,竟有了一种留恋,他们把晒图机上的塑料罩取下来披在韩保林身上说,别让雨淋着,有事还来南京。
 
  许许多多用钱也办不到的事情,心连心的前辈用忠诚、智慧、信念、执着办到了。在创业的那段日子里,那些前辈想尽办法节省每一分钱,有很多故事今天听来像天方夜谭,充满离奇又让人感动和悲怜。出差住澡堂、住茶社,甚至住火车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1984年,厂里的条件已好了许多,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流传下来。那一年,厂里的庞俊彦、陈克武、常继勇、王延增、王新堂到河北正定县学习一项新技术,临行前,他们打了半编织袋烧饼带上,在石家庄一个街边的小饭馆吃饭时,大厅里没有位置,几个人只好硬着头皮进了雅间,点了几个凉菜,服务员说热菜呢?没人说话。酒呢?还是没人说话。主食呢?就有人从编织袋里掏大饼,服务员一挑门帘生气地说,就没见过坐雅间带烧饼的。
 
  像是很久远的故事,又像是昨天刚刚发生,心连心的前辈在最短的时间、最困难的条件下,建起了一个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小型氮肥厂。他们勇于奉献、大公无私、艰苦奋斗、坚韧不拔、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一种基因注入到一代代心连心人的血脉里。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给心连心的发展和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向新乡县人民致敬!
 
  向心连心老一辈奋斗者致敬!
 





 
于平凡处崛起,在竞争中领先
 
  1994年,中国的改革方兴未艾,已更名为新乡县化肥总厂的领导班子再度调整,刘兴旭,这个年届四十、身高一米八的大个子走马上任。当了12年汽车兵,官至汽车连指导员,当过副乡长、镇长、乡党委副书记。他的履历告诉他,化肥厂,这是一片陌生的世界。
 
  肯定有怀疑和不信任的目光,一个不懂企业管理、不懂化肥生产和技术的乡干部理所当然要浸泡在这样的氛围中。祥和的、黑黑的大个子知道自己时下的斤两,他谦逊地向每一位干部和工人微笑,尽可能的不讲话、少讲话,偶尔不得已说起生产,常常紧张出一头汗。一有空闲,他就下到车间里,看工人劳动,没有人知道,这个大个子正在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恶补化肥知识和生产管理知识。
 
  这个时候,化肥厂在碳酸氢铵产品上已经原地踏步25年,全国所有的县化肥厂几乎都在生产碳酸氢氨,市场一片凋零。而另一种化肥尿素却成了土地的宠儿,但中国的尿素产量极少,对于广袤的土地来说无疑杯水车薪。为了粮食的需要,国家不得不每年拿出宝贵的外汇进口日本尿素,一时间,日本的尿素和中国农民用日本化纤尿素袋制成的裤子奔跑在中国的田野上。刘兴旭之前的化肥厂领导和县领导知道,尿素是所有化肥和化工产品的基础,上去了工厂就上去了,上不去工厂就像秋天的红叶,早晚会零落成泥。他们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碳铵改尿素的方案修了又修、改了又改。总工程师娄源章领着尿改队伍一次次外出考察学习,一次次反复论证,几乎跑坏了一辆新车,但仍然决心难下。连续5年,县长在县人大会上向全县人民表达要生产尿素的决心,但连续5年,尿素就像夜里的梦一样,始终是一场虚幻。全国化肥厂做尿素梦的不计其数,但大多倒在了前进的路上。
 
  “宁可在冲锋的路上倒下,也不在畏缩中失败”。新上任的刘兴旭带着军人的钢铁气质和无所畏惧的勇猛,在一片期待和质疑的眼光中向县领导表态:化肥厂一定要上尿素。
 
  资金、人才、技术是阻拦尿素上马的关键因素,多少先前改革的各地英杰在它们面前铩羽而归。化肥厂的前任领导前赴后继跑了无数次各种各级银行,结果都是一样:没钱。银行是专业打算盘的,一向谨慎有余,“嫌贫爱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职业操守。
 
  从来没有贷过款的刘兴旭来了。知难而进,不进则亡。刘兴旭先去了市里的一家银行,对方一句话就给封死了:今年没有指标了。再去省里,去的时候省里这家银行的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这一去就是多半个月。每天早上坐汽车去郑州,晚上万家灯火的时候人困马乏回新乡,一个小小的县化肥厂要两眼一摸黑地说服省、市、县各级银行,关隘重重,知情人都觉得刘兴旭有些唐吉诃德大战风车的意思。然而,半个月之后,刘兴旭居然带着省行2000万元的贷款班师回朝。全厂惊喜后都有一个疑问,刘厂长是如何说服省行的大员们?这里面的玄机奥妙是什么?
 
  刘兴旭一笑了之。他治厂的员工行为准则有一句话说:“讲自己不讲别人,讲主观不讲客观,讲效果不讲过程。”20多年后,刘兴旭的母亲有次偶然说,那么高的大个子给人家一直鞠躬。当时给他开车的司机20多年后说,刘厂长有次从省银行出来对我说,今天我又掉了两眼泪。
 
  从刘兴旭走进心连心,没有人看见他掉过眼泪,听也很少听过,这一次母亲的“失言”是多少情绪的宣泄?2000万元的贷款里,有多少男子汉的屈辱和眼泪呢?天知地知,刘兴旭知道。
 
  刘兴旭清楚,钱有了,人还是原来的人,低端向高端产品的转变首先是理念的转变。在尿素工程开车之际,许多意想不到的小问题接踵而至。技术人员发现锅炉鼓风机的地脚螺栓松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水泥没有凝固。后来生产系统开起来运行很短时间突然停车,一查,原来是电机电线接头不牢。刘兴旭深有感触地说,一把水泥,一根线头,暴露出我们多少问题,只有高端的人才能驾驭高端的设备,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把农民工人变成职业工人。为此,刘兴旭向全厂领导和工人正式提出并确定了化肥厂的企业精神:“笃信好学,执事敬业”。
 
  有了钱,有了学习的自觉和动力,心连心憋了多少年的干劲陡然释放,碳铵改尿素工程正常需要18个月,但心连心人仅仅用了14个月就建成投产,并且创造了“一次投产成功,一次质量达标,一次超过设计能力”的3个全国第一。投产当年,尿素产量超过了设计能力的50%,原化工部、省政府、省化工厅都把眼光投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化肥厂,3家的奖牌赫然挂在这个后来叫做“心连心”的化肥厂墙上。
 
  后来业内有人说,1994年是心连心大发展的元年,这个评价应该是中肯的。刘兴旭的到来,尿素的上马,让心连心一下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刘兴旭对此评价不以为然,他认为,企业本身有很好的素质,尤其是原有的干部和工人,其学习精神之高、作风之硬无人可比,不然,仅凭钱怎么能买来罕见的速度和优异的质量呢?
 
  刘兴旭首先开始拼命地读书,开始寻找一切读书的机会,在北京、武汉、杭州、郑州等地,他参加了许多学习班。坦白说,许多企业老板的求学是想买一个北大、清华的光环,但刘兴旭是一个另类学生,上课的时候背着书包来了,下课的时候背着书包走了,又和同学笑脸相迎,又不参加同学组织的各类娱乐活动,这个年龄偏大、个子偏高、被称为“大哥”的班长,总是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像虫子一样在书里不知疲倦地爬。他不在学习的城市多待一天,下课了就掐点儿赶火车,马不停蹄地往家走。在厂里,他永远没有星期天,只要不出差,他的节假日就是在办公室里读书。即使心连心股票在新加坡上市的那个晚上,大家都说出去散散步,看看新加坡的夜景,他执意不去,等大家回到宾馆的时候,却看到了11张用宾馆便签纸写下的读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不管回家多晚,半个小时的读书必不可少,家里的书柜、办公室的书柜盈筐倒箧,一捆一捆的书是他几次办公室迁徙的财富。
 
  刘兴旭算不得聪明,但架不住这样的学习态度,今天他可以给你讲西方的管理模式,可以给你讲中国精英的成功经验,常常在公司的刊物上讲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心得体会,他更可以沿着心连心厂区向每一个人讲大到一片管网的作用、小到一个螺丝的功能。
 
  学习不是作秀,书柜不是门面,学以致用是刘兴旭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毛泽东是刘兴旭从小至今的偶像,毛泽东没上过一天的军事院校,但他指挥的无数经典战役让过去和今天的军事专家们津津乐道。学习毛泽东,用好辩证法,是他一生的追求和方向。
 
  有了年产4万吨尿素的积累和经验,有了不断学习的基础和底气,有了一群机智骁勇的可爱伙伴,又有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刘兴旭和心连心,天高海阔,还等什么?
 
  2006年,心连心的尿素年产量已达70万吨,复合肥30万吨。
 
  小冀镇那个老厂已经盛不下心连心饱涨的创业激情,还在2004年春节的假期里,鞭炮烟火还没有散尽,刘兴旭就拉着总工程师李玉顺出去“散步”。距老厂东北3公里的一片沃野上,麦苗新绿,泥土即酥,春的气息让人惴惴不安。
 
  “这里怎么样?”刘兴旭掐腰原野之上,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一片大平原,一片大战场,一片大发展的雄心和壮志已经升腾。
 
  数年之后,二分厂、三分厂、四分厂像雨后春笋在这里茁壮成长,拉起手来绵延几公里,远远望去,白天管塔林立,夜里灯火辉煌,一种勃勃生机溢满大地。
 
  四分厂是踩着三分厂投产成功的脚步开始孕育的。它天生比前几个分厂的基因优秀,它选用了当时行业最先进的水煤浆气化技术,像球队里来了一个球星,一下子把心连心引领到化肥技术的制高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家办喜事一样考察、学习,忙得不亦乐乎。2011年的时候,四分厂初见雏形,正是人马和资金较劲时刻,正是漂亮新娘揭盖头时分,恰恰这个时候,刘兴旭却带着一拨人马,先内蒙后新疆的千万里大考察去了。
 
  许多人不理解,小日子已经过得不错了,还千里迢迢跑到冰雪覆盖的新疆干什么?
 
  中原已关不住这个大个子的野心,一个锅里的饭还没盛到碗里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为另一锅饭搭台建灶了。他不满足于小富即安,不赞成休养生息,不打算见好就收,不乐意英雄迟暮。他的野心其实就挂在心连心的每一个角落里,印在每一个心连心人的心里,那就是——做中国化肥的领跑者。
 
  仅仅一个中原,能让他的信念信马由缰吗?
 
  新疆,这个广袤而旖旎的地方,刘兴旭带着一拨人从国界上的霍尔果斯往回走,建化肥厂需要两个硬条件,化肥的“粮食”:煤炭,化肥的去向:土地。新疆正是全国生产化肥最理想的地方,沃土千里的原野,天山丰厚质优的煤层。但像阿里巴巴的宝贝一样,你要耐心寻找。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地方,不要怕路途遥远;这是唐僧西天取经的地方,不能怕关隘重重。几乎人困马乏,大家觉得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及的时候,玛纳斯县迎面来了,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地政府正求贤若渴招商,玛纳斯还有两个天山脚下的煤矿,储量1.8亿吨。两家一拍即合,玛纳斯不仅提供了建设工厂的土地,而且答应把两个煤矿的开采权转让给心连心。
 
  于是,新疆的脚手架和新乡四分厂的脚手架遥相呼应,两个设备领先、技术一流的现代化化肥厂即将入列心连心队伍之中。
 
  2013年和2015年,四分厂和新疆公司先后一次试车成功,像航母加入编队,心连心在全国化肥业的位次一下子名列前三,在全国民营化肥企业里,心连心已经站在旗手位置。
 
  天山还是皑皑白雪,长江正在大河奔流。当新疆心连心的优质化肥初吻南疆大地的时候,毫无倦怠的刘兴旭带着心连心的拓疆者又挥师东进,站在了九江彭泽一线。江水波涛,百舸争流,这又是一片大展身手的好地方。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南山之下,山水簇拥,心连心建设的塔吊又林立而起,两年之后,又一座现代化的化肥企业将拔地而起。这几乎是一首诗一般的奋斗之歌,是一个传说一样的创业壮举。
 
  从1994年的4万吨尿素一直到今天九江彭泽的壮阔工地,25年,征程未洗又扬鞭,一次次大项目建设首尾相连,一回回大硬仗接踵而至,考验一个接着一个,胜利一环连着一环。25年,刘兴旭和心连心如一群埋头的攀登者,脚步扎实,躬身前行,执着、专注,勇敢、坚韧。今天站在化肥企业的群山高处,回望曾经走过的风景,自豪和感叹油然而生:从年产8万吨碳铵的小化肥厂一直做到今天年产超过500万吨的国家大型化肥生产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煤制尿素生产线。25年来,心连心销售收入由9400万元增长到98亿元;化肥总产能增长了100多倍;总资产由8890万元增加到132亿元;利税由1200多万元增加到9亿多元;员工由600多人增加到6000多人。
 
  25年,心连心从一个县级化肥小厂,脱胎换骨,凤凰涅槃,渐次从2000多家化肥企业中脱颖而出,终于跻身为行业的佼佼者。
 

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
 
世界多彩迷离,我只注目土地
 
  刘兴旭的老家在辉县市太行山腹地,小时候父亲把他送到山里,也是工作忙,更重要的是锻炼他的意志。那时候山里很穷,玉米面都吃不饱,汤汤菜菜能灌饱肚子就不错了。山里人没见过化肥,听也没听过,种庄稼就靠农家肥,老人们出门多背个箩筐,见了山道上有牛骡粪便就宝贝一样捡到筐里,方便都要方便到自家的茅厕里,真正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刘兴旭从山里不仅根深蒂固学到了以奶奶为代表的山里人的善良和坚韧,更体会到肥料对于农民和土地的作用及魅力,这种感觉如影随形,一直跟他到现在。
 
  刘兴旭对今天社会对企业家的定义耿耿于怀,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曾是衡量企业家最主要或唯一的标准,但他绝不苟同。他坚定的认为,道德和良心,责任和操守,应该放在利益的前边,企业和企业家绝对是两个概念,企业好做,企业家难得。所以有一次政府开会,主持人说,企业家都往前坐,别的大小厂长哗啦啦都去前面了,他欠了欠屁股,觉得不妥。
 
  心连心的利润20多年来高歌猛进,虽然来得急,但没有一分钱产生于政策的投机取巧,没有一分钱有农民的唾沫和咀咒。
 
  刘兴旭骨子里依然是农民,他总觉得全国的农民都是他的父老乡亲,开始的时候,他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利给农民,比如一袋50公斤的化肥他让装多一点,他怕因为运输或装卸折了秤;比如化肥涨价的时候他不给经销商涨,经销商也不能给农民涨等等。有一个山东的农民用心连心的化肥,那年庄稼却长得近乎绝收,心连心的技术人员跑了3趟,最后确定原因不是化肥所致。没了收成就有了眼泪,农民的女人和孩子哭个不停,刘兴旭知道了就说,用了咱的化肥,是不是咱的责任咱都要管,于是,就叫人拿了4000块钱送去。农民千恩万谢,说心连心人的心真好。其实,当初县化肥厂改名,刘兴旭提议“心连心”时,有人觉得这名儿土气点,那时候洋名字正走红,名字就是厂子的面子和文化,要么洋气点,要么高雅点,要么有点哲理。刘兴旭说,土气没什么不好,化肥就是依土生存,心连心就是表达我们和农民心连心、和经销商心连心、和工人心连心。
 
  有两个事情深深触动了刘兴旭,让他矢志于化肥的情结更加刻骨铭心。在东北的一家化肥销售商店,老两口赶着牛车来买化肥,他们拿出手绢包裹着的零碎钱,踌躇了很长时间,最后买了最便宜的一种劣质化肥;而在浙江的茶山,挪威产的化肥高达5000元一吨,却有很多人购买,而中国的化肥被放在角落里几乎无人问津。一方面劣质化肥因价格低廉充斥市场,必然造成土地的损坏,一方面我们还没有高档的化肥来满足顾客的各种需要,这让生产化肥的刘兴旭每每心情沉重。
 
  “一米宽,一千米深”的“钻井精神”,是刘兴旭执着于化肥事业而提出的理念。他要带领心连心人心无旁骛地做好化肥,让农民用得起用得好自己的化肥,让中国的化肥也像发达国家一样高效而精准。所以,后来心连心有点儿钱的时候,房地产生意好的像拾钱一样,就有N拨儿朋友献言说,房地产来钱比化肥快得多,也有献计互联网的,反正社会各界如过江之鲫纷纷游说,都认为自己说的营生哪个都比化肥来钱快。刘兴旭和心连心不为所动。越是五彩缤纷时刻,本色越弥足珍贵。


刘兴旭(右三)深入市场一线,走进农家倾听农民需求。
 
  坚持化肥,做好化肥,不仅是心连心得心应手的传承,也是心连心做精做大做强主业的向往,更有一份对土地、对农民的深情。在2018年全国氮肥工业发展60周年纪念大会上,刘兴旭站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的化肥同行和专家、领导再次重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做好氮肥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让农民受益,让土地舒畅,是刘兴旭和心连心的终极梦想。刘兴旭把他的梦想浓缩成一句话:用最少的社会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如何把梦想变成现实,如何不仅仅让农民在斤两上或枝节上受益,而是从根本上让农民从产品本身得到实惠?心连心近年来探索、总结、升华,提出了“低成本+差异化”的战略目标,并在实践中初尝胜果。
 
  刘兴旭用辩证法的观点来诠释心连心的低成本战略。所谓的“低”,不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最少,不是指系统成本最低,更不是原辅材料价格最便宜,而是当我们把原辅材料选用到最舒适,把设备装备到最先进,把工艺深化到最圆润,把管理做到最极致,当每一个链条都高精尖的时候,所有的运转都会变得流畅而和谐,生产也变得秩序而有规律。长期的整体运营成本最低,长期的安全稳定是生产的最高境界。
 
  所以心连心不赞成材料上的“物美价廉”,不主张一味地讨价还价,反对凑合、将就的工作方法,在行业内率先提出“总成本领先”的战略思想,2013年~2017年,心连心共投资4亿元完成1500多项技术改造,装置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在四分厂和新疆化肥厂建设中,心连心生产系统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集合了行业所有的前沿技术。
 
  对技术人员实行专利制度是心连心低成本战略的又一创举。心连心规定:凡是发明或引进的技术都属于自己的专利,都可以得到厂里的重奖。新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姚元亭本来是数学专业的,但到了心连心之后苦攻煤化工,现在成了厂里的专家。在引进第一套变压吸附提氢装置时,大家心里都没底,许多人怀疑能不能搞成,姚元亭和他的团队通过刻苦学习,一次次攻关,终于使装置顺利投运,开了业界的先河。在新疆空分项目开车过程中,整个项目安装完毕,但管道振动一直解决不了。从国外请来了专家,研究调试了一两个月,仍然束手无策。姚元亭只好又带领自己的团队,跳出常规思维模式,苦思冥想,一点点摸索前进,最后获得了成功,使新疆项目如期开工。
 
  因果相应,心连心的低成本在独特的认识中得到收获——心连心利用传统工艺生产1吨合成氨消耗标准煤1073公斤,比国家限额低28%,利用新工艺生产1吨合成氨消耗标准煤1216公斤,比国家定值低27%,2011年~2018年,累计节煤27.68万吨,生产实现了长周期稳定高效运行,连续8年被国家工信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评为“能效领跑者(合成氨)标杆企业”。
 
  化肥是对农家肥的革命,但初级的传统化肥在完成对植物营养补充的过程中带来了许多后遗症,资源浪费、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人在饥饿的时候是不计后果的,肚子饱了,剔牙打嗝的时候又对化肥有了嫌弃之心,以至于今天的人们以不吃施用化肥的食物为目标。
 
  误解是对化肥最大的不公,化肥只增产作物产量,而绝不会改变作物结构的道理又有几人能懂呢?
 
  即使是化肥的生产者也对化肥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今天,改变化肥品性,完善化肥功能,成为化肥企业的共识和生存之道。自主研发,技术合作,收购企业,购买专利等都是心连心在化肥革命和升级中使用的策略。2009年,心连心是全国首家投入巨资从中科院购买控失肥技术专利的化肥企业,2018年,心连心并购了新疆的腐植酸龙头企业,让心连心在化肥与世界接轨的道路上距离越来越近。刘兴旭率领的心连心团队对化肥革命心仪已久,刘兴旭在各个时期提出的口号和目标都有让化肥产品“洗心革面”的意思:比如“标杆引领,绿色发展”,比如“最受尊重的化肥企业集团”,比如“一米宽,一千米深”,而“差异化”战略思想的推出,更是把化肥功能化、化肥绿色化落到了实处。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但人类对食物的要求是形形色色的,无论老幼少壮,地域东南西北,不同民族、不同信仰都对食物有自己的差异要求。植物对于化肥也是如此。稻麦谷黍,瓜果蔬菜,土壤气候等,只用共性的化肥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常常事倍功半。心连心倡导的差异化就是给作物开“小灶”,就是有的放矢,就是对症下药,就是靶向施策。朝着这个方向,心连心人矢志不渝,聚心聚力,终于开发出了三大系列高效肥产品:腐植酸化肥改良土壤长期板结顽症,提高作物品质;控失肥锁住养分,有效减少流失;聚能网破除土壤板结,促进根系生长。三种高效肥产品合理搭配,科学施用,使氮肥利用率提升了近20%,提升作物产量10%左右,既能高产优产,又能使地力恢复。这三种产品的诞生,让心连心从队伍中脱颖而出,从同行者一跃而成行业引领者。
 
  农民在大地上用丰收为心连心的化肥革命鼓掌:陕西省延长县果农许安军使用心连心化肥种植苹果。2018年春天受到天灾,当地的苹果都被冻坏了,本来许安军也自认丰收无望了,但谁知后期苹果长势突起,个头大,颜色鲜,口感甜,让许安军大喜过望,苹果还没下树,就被采购商定购一空,个头最大的苹果达776.5克,夺了全县“苹果大王”的称号;山西省应县农民用心连心的化肥种植青椒,单个重量平均350克,单个最大重量达400克;广东徐闻县的农民用心连心化肥种菠萝大丰收,2018年5月份千里送菠萝到新乡感谢心连心;新疆昌吉农民的西瓜田使用心连心化肥,西瓜平均15公斤以上,含糖量比一般西瓜高两度。为了表达对心连心的感激之情,3000多公里送30吨西瓜到新乡,农民还在送瓜车上贴上对联:“施肥就用心连心,瓜甜个大喜人心。”心连心化肥大受农民的喜爱,只要用过就会“矢志不渝”,新疆伊犁有的农民不识汉字,就拿着心连心的化肥袋子去买化肥,说就要这个牌子的。“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呀,两个眼睛真漂亮”,每当听到这首歌,眼前总会浮现出一个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的脸庞。在心连心,也有这样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她叫玛丽亚,也有着长长的头发和漂亮的眼睛,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在来到心连心之前,玛丽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库尔勒电信局上班。前两年,库车的一个朋友把她介绍给心连心业务人员做翻译,她一接触就对心连心化肥入了迷,毅然辞掉了电信局的工作,一门心思地当起了心连心化肥市场推广员,开始了她的“心连心之旅”,并很快赢得了客户和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
 
  利润永远紧跟着好产品,没有利润就没有企业的发展,但越是好的企业发展到一定时候,社会责任比利润更有魅力。刘兴旭和心连心渐渐进入了一种境界,化肥的发展和进步成了一种追求,农民的希冀和富裕变成了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心连心在全国组织了100多个服务队,走乡串户,田间地头,给农民普及化肥知识,给土地测量土壤结构,然后量体裁衣,精准施肥。刘兴旭还牵头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心连心肥料协作网,农民可以随时随地为土地“求诊问药”。
 
  事业之感是一个发动机,就觉得朝气蓬勃,就觉得不知疲倦。65岁的刘兴旭每天都不休息,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田里和农民看庄稼、搓土壤、聊收成。一位新华社记者形象地比喻说,刘兴旭和他的心连心团队,就是一只脚在工厂,绞尽脑汁控成本,1吨煤炭多生产了10%的肥料,另一只脚踏在田间地头,指导代理商和农民科学种田,1吨高效肥帮助农民多打了10%的粮食。
 
  最理解刘兴旭、最信任刘兴旭、最放心刘兴旭的人,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全国知名的化肥专家,曾任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的孔祥琳。她2018年到九江彭泽看在建的心连心化肥厂,一看那宏伟的场面激动得说着说着就流了泪,握着刘兴旭的手就像抓住了小氮肥。老人家一生致力于中国的化肥事业,殚精竭虑,把中国化肥生产的过程、问题、思考记录了几大本子,奉为至宝,她决定把她的至宝传给刘兴旭。刘兴旭郑重地接过了老前辈的希望和重托,国宝一样收藏在公司文化展厅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刘兴旭来到心连心,已整整25年。
 
  25年,心连心6000多名员工庆幸有了刘兴旭这样一个好带头人的时候,刘兴旭也常常沉浸在幸福之中,这是他一生中最舒畅、最值得、最不可忘怀的日子,每一天他都被身边的人感动着、鼓舞着、兴奋着。他来的第一年,老领导李步文的承包合同到期了,按合同李步文应该得到72万元的承包金。在那个年代,72万元是多么大的一笔巨款,但李步文坚决不要,他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不要的理由,说是今年化肥涨价了,他要把这笔钱用到厂里生产上。这一年,厂里要推行减员增效改革,要劝退一批45岁以上的女工,符合条件的许多人不想走,还是李步文和茹正涛率先把自己的爱人劝退了。老工程师娄源章1974年参加合成氨项目时,为了勘探水质多次跳入冰冷的水中,由于浸泡时间过长,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1995年厂里上尿素生产线,已经病退的娄源章拖着病腿又披挂上阵,全程负责改造项目。20多米的合成塔,他一次次站在施工的吊篮里往返检查,为了确认防腐质量,他忍受着关节疼痛,每天爬上90米的造粒塔。总会计师侯长有掌管着全厂千万元资金,但每次出差,总找10块钱一晚的地下室住,而且不管出差回来再晚,第二天一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副总工程师顾朝晖私下资助两个贫困学生十几年无人知晓,直到县民政局找来大家才知道。
 
  工人从600人发展到6000人;产值从500万元到今天的超100亿元;一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县化肥小厂到现在全国化肥行业名列前茅。这“老板”不可谓不大。
 
  星期天刘兴旭是永远不休息的,天好的时候他肯定是骑着自行车往厂里去,十几里的庄稼路相陪毫无寂寞之感。新乡县的人没有不知道心连心的,刘兴旭的大名更是如雷灌耳,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骑车的老头,就是刘兴旭。
 
  25年前开会和今天开会,刘兴旭都保持了一个习惯,就是倾听。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大家就畅所欲言,有人嘴皮子利索、有人词不达意,刘兴旭从来不打断任何人,倾听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尊重。
 
  退了休的公司老领导李步文讲了一个故事:刘总刚来时有一次开会,他们两个的意见不大一致,其他的领导也不好表态,会散了以后,李步文觉得不该在会上那么尖锐。正想着呢,刘总就进了他的办公室,一上来就向他道歉,说这事都怨自己,事先应该跟他沟通一下,下次一定要注意改正。李步文耿直豪爽,见刘总如此礼贤下士,就感动地说,刘总,这样的事儿没有下次了。李步文说,他一生没有怎么佩服过谁,但对刘总是真的从心里敬佩,没见刘总跟谁急过,再大的事情没见过他拍桌子踢板凳。茹正涛是从工人一步步当上厂领导的,抓生产是一把好手,说话快人快语,在各种会议上口无遮拦,难免有些话和刘兴旭意见相左,刘兴旭从来都是平静地倾听。刘兴旭说,正涛他们说的都是为了工作,如果开会一言堂,他说什么大家都附和说是,那这个企业就完了,敢于讲实话讲心里话说明大家是一条心,没有这帮推心置腹的如兄弟一样的同事,心连心就不会进步。
 
  没有谁见过喜怒无常的刘兴旭,微笑永远挂在他的脸上。干部工人这么说,厂里厂外都这么说。
 
  正人先正己,纪律是定给每一个人的,老总的工作独立性很强,有时群众监督起来很难,老总要自己监督自己。心连心要求工作必须穿绿工装、深蓝或黑色裤子,刘兴旭只要进了心连心,不管在工作,还是迎来送往都是按规定着装。厂里要求禁烟,“烟鬼”的刘兴旭马上戒了烟,有一个客人来找他,在楼道里吸了烟,刘兴旭知道后按规定自罚了100元,大家劝阻说,他是客人,又不知道咱厂的规定,不该罚的。刘兴旭说,厂里有烟火就要罚,没有不罚款的理由。
 

刘兴旭(右一)与返聘老员工荆夏泉亲切交谈。
 
  有一年春节前夕,刘兴旭从新加坡回来说,今年的年不安生了!原来他的一个亲戚在公司干部考评中垫了底,按当时规定要转岗的,一个领导说,是不是再看看,刘兴旭说别看了,该转就转吧,一视同仁最好。化肥厂是用煤大户,送煤的人络绎不绝,刘兴旭又是土生土长的新乡人,亲朋好友一大堆,都知道刘兴旭是大老板,介绍生意的很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也就有亲戚送煤的。有一次,一个亲戚气呼呼地来找刘兴旭说,他送的煤被那个质检员评的价格太低了,说是你的亲戚也不行。刘兴旭说人家是内行,说几级就是几级。几年过后,当年的那个煤炭质检员退休了,当退休表送到刘兴旭手里的时候,刘兴旭破天荒地批了一行字:请奖励两万元。质检员一头雾水,不知奖从何来,他去找一个厂领导问,厂领导想想说,大概表扬你多年来的铁面无私吧!质检员想起了刘兴旭亲戚的事儿,当时他还怕领导给自己穿小鞋呢!想着想着眼泪就出来了,多少年了刘总还记着这事儿呢。
 
  1996年,为了规范经营,厂里制定招投标制度,制度的最后一项规定,厂长有最后的决定权。但直到如今,刘兴旭没有使用过一次这样的权力。在提拔各类干部时,刘兴旭坚持谁分管谁举荐的原则,从来不干涉分管领导的权力。
 
  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是刘兴旭工作的习惯,如果总站在自己的位置看问题,总强调自己的理由,不仅不利于问题解决,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心连心二、三、四分厂征了朗公庙镇的地,一开始时,偶有人在水啊电啊等方面给心连心找麻烦,大家说咱不能老吃这个亏,不行就告诉乡里,告诉派出所,整整这些人。刘兴旭说,想一想,咱用了人家祖祖辈辈的地,用了人家地下的水,人家有点情绪也正常,我们要多给周边的乡亲办好事,感谢人家给我们的土地之恩啊。从此,心连心用工尽力照顾周边的乡亲,周边的村民用化肥给的价格比经销商还要低,替乡亲们建水闸、缴水费。每年春节前夕,刘兴旭一定要到各乡村走访拜年,感谢乡亲的担待和厚爱。百姓都说,那么大的老板没一点架子,老哥老嫂的不住嘴地叫,跟这样领导过不去的一定不是好人。心连心和周边乡亲处得像一家人。
 
  刘兴旭每次去新疆和九江就告诫那里的心连心领导,一定要和当地政府和群众搞好关系,咱用人家的土地,人家给咱提供了好的条件,就要从心里感谢人家,服从当地政府的领导,多参加当地的公益活动,给周边百姓多做好事。那年去山西煤矿拜访,走到煤矿了也没见对方及时接待,大家就在路边等,心里不满意。好不容易等来人了,却是一个小领导,大家就脸上不高兴,心说我们大老板都来了,你们怎么也该基本对等吧。刘兴旭却没有一点怨言,跟人家寒暄,跟人家谈工作。事后刘兴旭做大家的工作,也许人家的领导不在家,也许我们不是人家的大客户。我们来是说工作的,工作说完了就是圆满,又不是国际关系要什么对等呢?有一次刘兴旭带一拨公司高管开会,会议室的椅子头天刚洗好,罩子干了里面的海绵垫却是湿的。大家坐下不久屁股就觉得不舒服,起来一看,裤子都湿了一片。有领导的脸上就挂不住了,怒气冲冲地要叫办公室的人过来。刘兴旭哈哈一笑说,你们尿裤就说尿裤了,少找事啊!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每年春节,刘兴旭拜年的第一拨对象就是心连心的老干部、老工人,刘兴旭去北京谁不看也要先去看原化工部退休的老领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化肥行业里公认老刘是最厚道、最老实、最实在的人。在小冀镇里的心连心社区随便问问老人们,刘兴旭怎么样?没说不好的。问孩子刘兴旭好不好,孩子也说好。问谁说的,孩子说,俺爷俺奶说的。
 
  心连心要做中国化肥的领跑者,中国高效肥的倡导者,没有科技和创新是不可能的,人才是科技和创新的基础。说句实话,新乡和小冀镇在今天的中国没有地利之优,心连心想要吸引和留住人才,一靠企业的实力,二靠领导的胸襟和魅力。早年毕业于大连理工的研究生孙洪,一开始就职于新飞电器。由于在企业管理上出类拔萃,3年后就被提拔为新飞电器副总。2012年,孙洪被市里抽调当“市长质量奖”的评委来到心连心。第一次见到刘兴旭,孙洪就觉得这个老总和其他老总不一样。说话低调、实在,既说企业的好,也说企业的困惑。没有一句说自己怎么做的,一说就是团队和工人。再就是谦虚,一直问企业管理的问题。评完了孙洪走了,后来就接到心连心让她讲企业管理课的邀请。刘兴旭像小学生一样在前排很认真地听,再后来就是刘兴旭代表心连心诚挚地希望她能来心连心工作。孙洪思想斗争了很久,毕竟在新飞十几年,毕竟心连心是个陌生的化肥行业,毕竟心连心离城十几里。但刘兴旭的低调、实在、谦逊和热情真挚,让她最终选择了心连心。她的到来,让心连心在企业管理上向规范化、科学化又迈了一大步。心连心的高管全都是各个方面的高手,人人独挡一面,几乎都有别家企业高薪邀请的机会。但几十年来心连心的高管一个都没有走,因为心连心,因为刘兴旭。
 
  2013年,刚刚30岁的黄建利还在福建莆田市惨淡经营车用尿素,之所以惨淡就是本小利薄,原材料尿素不好做。黄建利不想自己做了,在网上查了100多个化肥企业,用短信向各家老板毛遂自荐。仅仅两分钟之后,心连心刘兴旭给他回了短信,欢迎他到心连心谈谈。这是黄建利接到的第一条短信,也是100多条自荐短信的唯一回音。2014年,黄建利从福建来到心连心,刘兴旭和他谈了一次话后就说,欢迎你来心连心一起工作。黄建利没想到心连心是绵延几公里如此大的一个企业,没想到这么大的老板和他实实在在地谈了这么长时间。2015年,黄建利注销了自己在福建的公司来到了心连心。公司为他成立了车用尿素科,给了他5个人。车用尿素是减少柴油车污染的添加剂,在要求“绿水青山”的今天,有极大的应用市场。有人出钱,黄建利如鱼得水,第一年生产车用尿素5612吨,第二年已达44026吨。这一年,车用尿素开年会,刘兴旭来参加,黄建利有些意外。他知道车用尿素在偌大的心连心还是一个“小弟弟”,知道刘总在心连心的威望和地位。刘兴旭还没有讲话先站起来,规规矩矩向黄建利先鞠了一躬。黄建利受宠若惊,连连相谢。刘兴旭说,感谢小黄的到来,为心连心的事业共同奋斗。
 
  2017年,车用尿素连续3年保持高速增长和行业销量第一,年产车用尿素原料80万吨、车用尿素溶液20万吨,产品出口欧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心连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优质高纯车用尿素原料供应商之一、行业内第一批实现超高纯原料规模量产的企业,并成为国内制定车用尿素原料企业标准企业、车用尿素原料行业标准牵头制定单位。一个短信,一个人,一个产品,一个行业纪录。这就是一个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
 
  心连心用人的宗旨是:把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什么是最合适的位置呢?人是可塑的,有时候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潜力,需要发现、锻造、成型。
 
  2009年年初,心连心进来了20多个研究生,来得快走得也快,有的就是骑驴找马,有的不适应心连心铁的纪律,有的向往大城市等。但终究有留下的,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学硕士赵亚洲就是一个。北京的硕士在心连心很金贵,但刘兴旭对赵亚洲说,你要沉下去。沉下去就是一杆子到底当工人。赵亚洲老老实实去车间里当操作工,和工人天天轮班倒,下班了睡觉、睡醒了上班,对工人的生产生活摸得一清二楚。整整两年,赵亚洲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当工人。后来他当了分厂的工艺科长,2014年到新疆做副厂长,很快又被提拔为五分厂的厂长。9年功夫从一个嫩学生成长为一个产值几十亿元的厂长。赵亚洲说,感谢刘总“沉下去”的教诲,没有沉下去,你就不会走上来,你就不会了解工人。不了解工人就不会做好工厂,不管学问多高,想做好工厂必先做工人。今天赵亚洲已经沉醉于化肥行业,新疆公司两套领先全国的三聚氰胺设备,常常让他在梦中喜笑颜开。他说,他一定要干到全国最好,不负心连心,不负刘兴旭。
 
为事业和使命而奋斗是他的幸福观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兴旭,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
 
  少年时的刘兴旭,被父亲送到了辉县山里的老家,那是共和国最饥饿的时代。驼背、小脚、没有名字,被唤作“刘白氏”的奶奶影响了刘兴旭一生。他记得当时家里最好的饭,就是用玉米面捏成红枣大的疙瘩放到锅里煮,然后放上野菜。这样的好饭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到嘴里的,先让壮劳力的爷爷吃,然后盛出几碗,奶奶用颤抖的手端给几家邻居。奶奶说谁家都有孩子老人,经不住饿啊。后来当新乡县法院院长的父亲也常往家乡去,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父亲用自己的节余给家乡买了一台变压器,肩扛手抬让村里通了电。听说村里要修路,父亲让刘兴旭兄妹都兑钱,硬是凑了十几万元,圆了乡亲们村里通汽车的梦。乡亲们要打井,父亲又号令大家解囊相助。记忆里父亲兜里从来都是两种烟,自己抽便宜的,好的让给人家抽。刘兴旭是在父亲的背影里长大的。
 
  这个世界有为钱奋斗的,也有为使命奋斗的,后者的钱,只是为了使命而存在。
 
  每年心连心都设有年终奖,心连心的飞速发展使各级的年终奖水涨船高。前几年,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刘兴旭,每年也都有几十万元到100多万元的奖励。每年刘兴旭都要求拦腰砍断,只要一半。新乡县2012年奖励刘兴旭个人50万元,刘兴旭说给大家分了吧。2005年,刘兴旭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省政府奖励他个人一辆帕拉丁越野车。刘兴旭说,放到厂办公室用吧。这辆车在办公室一直用到报废。
 
  刘兴旭的工资卡一直由办公室的人拿着。刘兴旭说,厂里干部、工人家有白事,只要他在家一定要去的。红事只要喜糖送到,不管领导还是群众,不管他在不在家,都要把红包送到。
 
  经常有朋友、同事、战友、同学、亲戚家里磨不开的时候来找刘兴旭,刘兴旭都尽力而为,不让人家空着手回去。公益事业,救灾救难,刘兴旭更是责无旁贷。
 
  同是奶奶和父亲的遗传,刘兴旭在自己的衣食住行方面,一切以节俭为宗旨,不管是昨天还是今天,艰苦朴素、适可而止,是他生活的最惬意状态。
 
  2007年,心连心在新加坡上市,刘兴旭要去敲锣定音的。临行的前几天,觉得万事俱备了家人才想起他还没有好一点的西装。不管怎么说,规矩还是要讲的,置一身上档次的“行头”合情合理。但刘兴旭坚决不同意买名牌衣服,一身好西装要几万元,平时他也从不穿西装。家人说不过他,最后花1000多块钱买了一套西装。
 
  刘兴旭坐的车,已经跑了12年60多万公里,像人老了一样,汽车总出毛病,半道上已经抛了两次锚。不管出于形象、安全、工作,都该换一辆小车了,而且要换就换好一点的。毕竟心连心的规模放在那儿,百十万元一点都不过分。刘兴旭坚决不让换,理由就是厂里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何况车没大毛病。说得多了,刘兴旭有一次郑重地说,换车的事儿从此不要再提了,他坐的车他心里有数。
 
  外出住宿刘兴旭同样有规矩,以前跟他的人都有过教训。一次去上海学习,人家集体安排都住在附近的一个大宾馆,刘兴旭嫌贵,自己找了家小旅社,每天多跑不少路去上课。有一次在大连住了一个小宾馆,房小床短,刘兴旭个子大,脚都没地方放。大家都说这不行,怎么也要伸开腿吧,再换一家吧。刘兴旭说不用,他有办法,就搬把椅子放到床尾说,这回脚可以伸开了。后来大家有了默契,只要是和刘总出来,就住快捷酒店,少打许多嘴官司。刘兴旭说,就睡一夜,要那么豪华干什么,要里外间干什么,花那个冤枉钱还真是睡不踏实呢。
 
  外出吃饭只要没有客人,刘兴旭最高兴吃小饭馆儿,一盘饺子,一碗烩面,一碗捞面条都行,吸吸溜溜吃得津津有味。刘兴旭爱吃花生米,配二两白酒一喝,就像做了神仙。那次去山西煤矿,大家在路边喝羊肉汤,几辆拉煤的大车一过,大碗的羊肉汤漂了一层黑色。大家面面相觑,觉得这汤没法喝了。刘兴旭端起碗用力一吹,黑汤都溢了出来。刘兴旭有些得意地说,咋样?照喝不误。于是大家都跟着吹,把羊肉汤喝了。
 
  轻装简从是刘兴旭出门的习惯,他从没有专职秘书,去外地上学出差时都是独来独往。他最烦别人跟他屁股后边端水杯,因此,他吃饭从不会端着水杯去。他最烦别人给他开车门,总觉得给他开车门起码说明他身体不行。在服务区吃饭他不让司机给他端饭,司机一路最辛苦,最应该多休息。2018年上半年,去新疆和九江,他就是只身前往。但从新疆往九江去的时候,他坚持要给九江的同志们带些新疆的土特产。九江几百号人马,少了分不过来,核桃大枣整整装了5个大纸箱。新疆机场要求很严格,别人进不去,63岁的刘兴旭一箱一箱去托运。到了武汉机场,九江的司机进不来,刘兴旭又一箱一箱搬到行李车上。往外推的时候因为箱子摞得高又沉,几乎埋住了这个躬身推车的大高个子。当焦急等在外面的九江司机看到他们亲爱的刘总推着5个大纸箱出来时,眼泪都要掉出来了。
 
  刘兴旭是一个现代化化肥企业的大老板,几十年的学习历练已经通晓社会百态,但奶奶和父辈的血液始终在他周身流淌。他肯定比父辈们有钱,也有名正言顺、冠冕堂皇的花钱理由,可“血液”告诉他,多枉花一分钱就是一种罪过,因为这个世界还有人需要这一分钱,因为浪费了一分钱就是毁了一分自然或社会资源。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更加理解了刘兴旭“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的理想了。
 
 
诚信是人和社会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基本保障
 
  心连心历史上两个最大的事件,永远跟心连心的员工们讲着诚信的故事。


2001年1月26日,心连心前身的新乡化肥总厂精炼工段发生意外气体爆炸,全体干部员工战风雪,斗严寒,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战斗之歌。在企业的非常时期,企业精神迸发出了强大、惊人的能量。
 
 
  1997年6月24日,心连心销往安徽滁州的5.5吨尿素因为粉尘超标被退货。刘兴旭知道这个消息时正在食堂吃饭,闻讯碗一丢,就率领公司领导赶往滁州。不仅当面给人家赔礼道歉,而且又用3倍同样的产品补偿客户。在调查完事故的真相后,刘兴旭自己首先在全厂公开作检查,对包括自己在内的24名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将生产这批尿素的6月12日定为“厂耻日”。自此以后,每年的“6·12”,厂里都过这个“节日”,年年敲响诚信的警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心连心品牌很快赢得了亿万客户的青睐和尊重。今天在新疆,心连心鼓励种田大户去化验心连心化肥的产品含量,并且他们给报销化验费用。他们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也希望有更多的农民去化验产品含量,减少吃亏上当的概率。他们说,我们多卖1吨,假化肥、劣质化肥就会少卖1吨。
 
  2001年1月26日凌晨5时21分,心连心前身的新乡化肥总厂发生了爆炸事故,事故造成合成车间260平方米厂房炸塌,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寒流跟着爆炸吹来,连续3场大雪遮掩了一片废墟。社会上传言很多,说化肥厂这次不行了,行业内也有专家预言,重建起来至少要半年以上。心连心的人被此次事故震惊了,也被此次事故唤醒了。从来没见过的齐心,从来没见过的干劲,从来没见过的拼命。那次事故恢复生产的过程感动了行业内外,也感动了心连心自己。但最让心连心人感动的是心连心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河南省安装公司听到了消息,当天下午就把施工队拉到了事故现场,根本没说抢修要多少钱;阀门供销商用最快的速度把新阀门送到抢修工地,也不计数,也不说价格,只管随便用;更多的化肥经销商当年的化肥还没有定,就先把钱付了;还有周边的村民,谁也没有动员,第二天就开过来四五十辆拖拉机用于工厂救灾。听到了许多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故事,听到了许多一家有难百家讨债的新闻。心连心过去用太多的诚信挽起了合作商家的手,现在自己落难了,朋友都一个个站出来了。
 
  1995年心连心上尿素的时候,虽然有了2000万元的贷款,但资金依然紧张。心连心的供销商联合起来,一个星期募集资金1000多万元;2013年,心连心上新疆项目,资金有了困难,山西的大宁煤矿、皇城煤矿、河南焦煤集团、王坡煤矿等都主动赊煤给心连心。他们说,跟心连心做生意,我们一万个放心。
 
  所以,刘兴旭代表心连心写下了题为《诚信》的铭文,并把它浇铸成鼎,置放在每个工厂中央大道的十字路口,告诉今天和明天的心连心人,这是心连心为工、为商、为人的根。
 
  铭文有曰:“心连心传承仁、义、礼、智、信文化之精髓,以博爱、诚信为做人、立业、兴企之本。”
 
  因为诚信,心连心没有拖欠各银行一分钱贷款和利息。所以,当刘兴旭从新加坡上市回来,省内一家银行的领导带领员工捧着鲜花、打着横幅到机场迎接心连心的队伍凯旋;所以第一期投资60亿元的心连心九江基地建设,江西省一家银行一下给贷款15亿元。没有诚信为基,一向谨慎稳重的银行怎能有如此大的胆略和手笔?
 
  因为诚信,心连心没有拖欠过各商家、合作单位一分钱的货款和工程款,所以,河南省安装公司从1994年跟随心连心搞建设,从新乡到新疆,从新疆到九江,20多年合作默契而愉快;所以,河南蓝天防腐公司也紧跟心连心的脚步,走到哪里就把心连心的防腐做到哪里。蓝天防腐公司的领导说,干心连心的活只管好好干,从来不操心工程付款问题。
 
  因为诚信,心连心从来没有拖欠过工人一分钱的工资。“1·26”事故的时候,干部工人没日没夜地抢修设备,工人心疼工厂,理解领导,即使几个月不开工资甚至给工厂捐款都愿意。工厂资金最紧张的时候,刘兴旭红着眼睛说,再勒脖子,工人的工资一天一分都不能欠。
 
  心连心的诚信绝不是狭隘的、局限于经济往来的范畴。心连心认为诚信囊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约束、和谐、理解、共存。只要是人为的大小灾难,都是诚信缺失的必然结果。
 
  心连心的工人下班之前一定要把工具摆放好,为下一班工友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当天的工作当天一定完成,日清日高;有什么问题都在当面或会议上说,没有背后的蝇营狗苟,没有谁和谁的团团伙伙。在社会上,首先是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即使是没有车,也不能闯红灯;即使是没有警察,骑摩托车、电动车也要戴头盔。
 
  心连心的环保工作绝不仅仅为了应付检查,绝不是为了能多生产化肥而不得不做的牺牲。在确保人类生存的前提下,和自然和谐共存是心连心最终的梦想。现阶段,心连心力争用最少的自然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所以,在国家没有标准、全国都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心连心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对4个造粒塔进行无烟尘改造;国家规定颗粒物排放标准<20毫克每立方米,心连心执行的内控标准为10毫克每立方米,实际排放数值在5毫克左右;国家二氧化硫排放标准<50毫克每立方米,心连心执行的内控标准为35毫克,实际排放数值10毫克/立方米左右;国家规定氮氧化物排放标准<100毫克每立方米,心连心内控标准为50毫克每立方米,实际排放数值在40毫克每立方米左右。2011年至今,心连心共投资环保资金5亿多元,成为国内合成氨污水零排放企业,实现锅炉超低排放。心连心循环经济产业园获得企业环境行为最高5A等级。所以,心连心敢于在污水净化池中饲养金鱼。在2018年全省“三大改造”推进会上,省长陈润儿对心连心公司绿色化改造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省长说,“去年到心连心调研时,看到心连心经过绿色化改造后的花园式工厂环境,我非常欣慰,颠覆了我对合成氨行业的认识!”
 
  在新疆,心连心的环保仍然坚持高标准,得到了自治区和所在地市的高度评价。2018年9月,自治区煤矿厅厅长来到心连心天欣煤矿视察,下到矿井后对心连心煤矿的设施和环保大加赞扬。在10月召开的全区煤矿工作会议上,厅长5次提到心连心天欣煤矿,并号召全区学习心连心,全区煤矿的现场会也要在心连心天欣煤矿开。在九江,面对万里长江,环保更是高投入、高起点、高标准。江西省领导多次到工地考察,对心连心的环保设计、投入水准给予充分肯定。
 
  “低成本+差异化”的追求和实践,就是心连心对社会和自然的诚信宣言。
 
团队发酵个人能力,纪律舒展内心自由
 
  刘兴旭当了12年兵,这12年,矫正了他的生活习惯,培养了他的顽强斗志,铸就了他一往无前的精神,形成了永不言败的战斗作风。刘兴旭至今深信,军营文化是心连心在逆境中一次次崛起的精神法宝,是心连心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一道文化风景。
 
  绝不是作秀,胜利者首先是精神和意志上的胜利。
  
  新乡、新疆、九江,心连心三大基地,虽然作息时间因地域不同而不同,但嘹亮的军号声是员工们上下班永远的音符。久而久之,军号声都成了当地的一道风景,军号响起,人们说,心连心的工人上班了。
 
  每周一早晨,太阳在三大基地的不同时间升起,相同的是心连心所有员工都会聚集在三地一起升国旗、唱国歌。在新疆玛纳斯心连心基地,在新乡麦苗如茵的田野上,也有路人闻国歌声停车驻足同唱国歌的动人场景。九江基地还是初建工地,一切尚未就绪,最早可以投入使用的设施就是升国旗的广场、旗杆和LED大屏幕。今天,心连心每次升国旗都不是一次过程,感觉每次都如初次,庄严神圣。男士不准吸烟,不准染彩发,不准戴墨镜,女士不准浓妆艳抹。对国旗的尊重,就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
 
  每年9月是心连心的军事队列会操时节,提前半个月,3个基地就会响起响亮的口号声和整齐脚步紧凑的合鸣。当然是新乡基地的最为壮观和磅礴,30多个方块队依次从主席台前正步走过,用最强的身姿、最美的和谐表达理想、心情和收获。这是最能体现团队力量的时候,这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的时候。会操和工作其实同理,军营文化演绎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在心连心的工作和一次次攻坚克难中,你都可以看到会操的影子。
 
  笔直而硕长的心连心厂区道路上有两条步行线,两人成排、三人成列是厂区走路的规定;班前会、班后会站立讲评;新员工一个月封闭军事化训练;新来大学生要求叠成方块被子;职工宿舍内务的管理等等,军营的氛围弥漫在工厂的每一个角落。
 
  肯定有不适应心连心军营文化的人,尤其是在今天。社会上的许多年轻人甚至大学生、研究生都成了“蜗居”一族,日上三杆,依然在卧;也有年轻“巨婴”,不懂衣食,长到头顶门框了,依然离不开妈妈的“襁褓”;也有痴迷名牌、精心秀色的摩登靓女帅男。接受不了心连心纪律的人,即使才高八斗,心连心也同样不能容纳他们。大浪淘沙,许多进入心连心的大学生、研究生最后融入不了心连心军营文化而离开了,而坚持下来的,首先是意志坚强和执行力优秀者,团队和纪律让他们脱胎换骨、焕发青春。
 
  曾经有一个从农民成为心连心的青年工人说,来心连心之前,都是睡到阳光灿烂而依旧睡眼朦胧,无所事事又不愿下地干活。成了心连心工人之后,起初极不适应,咬牙坚持下来一段时间以后,生活节奏变得快捷而又充满活力。每天早晨黎明即起,洗漱吃饭利落而干净,家中一切内务像工厂干活一样摆放整齐、井井有条,上下楼梯像在工厂一样必须手扶扶手。看见父母上楼不扶扶手,他会说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厂里这样是要受批评的。父母提起就感慨说,心连心把懒人都弄得这么精神。
 
  心连心的第一批尿素工人去山东学习的时候,穿着统一的灰布衣服,80多个年轻人吃饭、上下班都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铿锵有力的歌曲。上班尊重师傅,下班主动打扫卫生,把山东的化肥厂也弄得朝气蓬勃。有个老工人说,新乡来的这拨小青年真像过去的八路军。
 

心连心基地新疆全景图
 
  2013年,8个人的小分队开往新疆建厂,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地下一片不毛之地,风中裹着沙砾。干了一天,自己埋锅做饭,晚上睡在铁皮房里。热如蒸笼,蚊大如蝇,但是没有一个人喊冤叫苦,没有一个人要求调回新乡,一直干到新疆分厂试车生产。新疆心连心的天欣煤矿离县城30多公里,还都是泥泞的天山土路。初创时期,大家吃不上新鲜菜,看不到电视,连理发都是一两个月到县城公务借机理一理。初建的煤矿设施简陋,下矿都是扶绳就势,坡度超过30度,寂寞危险时时弥漫在大家身边,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出离开,直到今天创造出新疆设施最好、环境最好的煤矿。九江的心连心工地,依然传承着心连心艰苦奋斗、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没有星期天的概念,没有节假日,没有加班费,也没有一个人说受不了要离开。天天紧张的工作、和谐的配合,乐观主义的情绪推动着巨大的工程像长江一样向前奔涌。
 
  2016年7月9日凌晨3点,新乡突遭暴雨。当天上午,新乡县境内的大泉排河堤发生决口,滚滚洪流涌进千亩良田,周边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当地政府寻求心连心紧急支援。刘兴旭火速带60人的抢险队开赴决口处。暴雨如注,一片汪洋,决口处像撕开的一道裂痕愈演愈烈。一个个沙袋在水里稍纵即逝,“扑通通”,有人跳下去了,“扑通通”,又有人跳下去了。没人号召,几十个心连心青年跳进激流中,手挽着手铸成一道人墙,洪水终于止于勇敢和坚强。仅仅十几天后,洪水又卷水重来,威胁着百万市民的安全,心连心的队伍又火速赶到。漆黑的雨夜中,一个大个子穿着雨衣、背着沙袋,一次次往来大堤上。半夜来大堤巡视的市领导发现了头上滴着雨水的刘兴旭,市领导感动地说,刘总,你60多岁的人来大堤就不容易了,不能这样背沙袋了。刘兴旭说,没事的,说完就又消失在大堤的风雨中。市领导知道这个少言寡语但作风顽强的老总是个退伍老兵,退伍30多年了,但部队的作风如影随形。可是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个60多岁的老总还是一个把军人残疾证压在箱底的伤残军人,至今,他的后背脊骨还伤痕累累。
 
  心连心所处县乡的领导和百姓,都觉得心连心就像一个不穿军装的部队。在遇到重大事件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心连心。他们铁的纪律和高昂斗志让他们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
 
  纪律、作风和团队,是需要约束个性和牺牲自由的,懦弱和懒散的人总是退避三舍。追求不同,对幸福的理解肯定不同。在心连心时间长了,你会有一种由纪律严明而萌发的幸福和自豪感。当别人懒懒散散无所事事的时候,你在军号声中集结,你在国旗下注目,你在团队整齐威武中不可或缺。许多还在乡村集镇居住的心连心员工,当他们风风火火急着上班时,当他们不得不每天穿着要求穿的绿色工装走出家门时,当他们或在出操或在培训或远在九江、新疆的时候,他们的身上已经布满本村本镇多少青年男女艳羡的目光。
 
  12年的老兵刘兴旭认为:军营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是对党、对事业、对人民的忠诚。只要一声令下,就要有坚定不移、排山倒海的执行力。
 
  一个曾经受不了心连心军营文化而出走的大学生后来给心连心同事来信说,走出心连心又去了很多单位,钱挣多挣少,但总打不起精神。除了干活没人管你,你随便睡觉随便喝酒随便穿衣随便流浪。你不重要,你和单位的关系就是钱的维系,没有团队,没有社会,没有力量。常常想起在心连心的日子,军号、口号、列队、国旗、讲评、条例、标语,甚至加班,都觉得热血沸腾,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离开心连心以后才感觉,那真是一种自信和幸福。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
 
  几乎每天早上,刘兴旭都是7点20分之前就来到厂里,换上绿色的工装,然后站在工厂的大门口。这个时候是7点30分,工人们开始乘坐各种交通工具上班,更多的是乘坐厂里的大巴,工人们从车窗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看着他们的董事长深情地望着他们。他像钟表一样地准确,像雕塑一样笔挺,直到7点50分,厂里上班的军号声最后落在原野里,刘兴旭才转身回办公室。
 
  这样的站立,刘兴旭从进厂初期一直坚持到离开工厂办公室到心连心的科研大楼。大概近20年的时间,每每新来的工人刚开始充满好奇,渐渐大家都读懂了董事长站立的含义。很少有人去打扰他,即使有事情要找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
 
  他在用他独特的方式向工人行注目礼,向工人表达他的尊重和致敬。
 
  他太爱他的工人,无以言表,工人的平凡和伟大常常让这个钢铁一样的男人背后有泪。
 
  “1·26”事故发生的一刹那,女工张荣正在事故现场。面对火光和爆炸,面对流血和死亡,张荣没有往外跑,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冲向硝烟,她一个个关闭了通往氨库的阀门,使事故没有扩大。事后别人问她勇气何来,她说,我完全是下意识的举动,厂是我们共同的家,厂没了,我们也就没希望了。
 
  有一年,厂里的一台锅炉严重结疤,等冷却了再修肯定会延缓开车时间,热电车间副主任荆夏泉要进去除疤。炉温如火,荆夏泉穿上大棉袄、棉鞋,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一头钻进锅炉里,一干就是3个多小时,直到任务完成。
 
  于之良,坚守维修岗位40年,一个与心连心风雨同舟、一路坎坷走来的老劳模、老维修工,“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累计22次被推选为公司劳动模范。在一次次建设大会战中,老于身先士卒,和年轻人一样甩开膀子干。2012年的一天,突然接到他80多岁母亲病重的通知,需要有人形影不离地照顾,但原料结构调整项目的培训学习到了关键时刻。他踌躇于工作责任与孝道的抉择之间。看着他皱起的眉头,于师傅的妻子说:“你安心地上班吧,家里有我呢!”就这样,于师傅奔波于公司与医院之间。亲人的眷恋没能留住母亲离去的脚步,当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时,于师傅的泪水在眼眶打转。但他没有直奔家中,而是强忍痛楚把手边的工作仔细地交代给其他维修工,千叮万嘱各个细节,这才回家。
 
  新疆天欣煤矿地处大山深处,吃菜很困难。炊事员路素婷为了能让大家吃上菜,总主动在大雪封山的几个月前就跑到山上采摘野菜,晒干保存好,让大家在冬天也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有一年冬天,寒风刺骨,厂里有一批化肥要运往山东。但车皮上的蓬布紧张,如不跟车押运,化肥就有丢失和被盗的可能。厂里的销售人员主动请缨,人跟车皮走。天寒地冻,再加上寒风如刀,人蜷缩在化肥筑就的巢穴里瑟瑟发抖。矿泉水都冻成了冰棒,喝水要先用棉袄暖化,每到一个货车站才能下来跺跺麻木的腿脚。6天6夜的坚守,4200公里的距离,对企业忠诚的精神让他们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
 
  从工人走到领导岗位的原一分厂厂长张传奇,外号“拼命三郎”,当工人的时候就干活不分上下班,曾有两天两夜不合眼的加班记录。有个冬天的夜里,天下大雨,厂里生产遇到了问题。心急如焚的张传奇等不到天亮,从20多里地的家里往厂里赶,天黑路滑掉进了水沟,衣服也破了,手机也摔坏了。他顾不了那些,穿着湿漉漉的衣服继续往厂里跑。他太爱工厂,太熟悉机器,一生完成了160项技术改造,实现了中国造气工艺的巨大进步。53岁时,罹患癌症的他在“我还想回厂里看看”的不舍之情中走了。心连心把他的一生浓缩成“传奇精神”,成了心连心发展的精神财富。
 
  茹正涛,另一个从工人走上领导岗位的模范,一生别无他求,只钟爱工厂和化肥事业,他用45年的勤劳和智慧总结出了许多生产和技术的条例和规律。在新乡、新疆、九江的工厂和工地里,他用对工厂和化肥的忠诚凝结而成的口号和标语挂在车间里、路道上,他制定的“4211”开车法,让心连心的一次开车成功率达到100%,创造了全国开车最优秀的纪录。他每年领导1000多人为设备检修,从停车到恢复生产,7天时间,几十个工作面,每次开车时间和预计时间相差绝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现任心连心总经理的张庆金以心连心实干家著称,在心连心历次大工程中功勋卓著。为了确保第一个异地项目新疆项目建设成功,张总亲自挂帅,常年驻守新疆主持项目建设工作。他不仅运筹帷幄,一有机会就上工地、跑市场,顶严寒、冒酷暑,和大家一身泥一身水地干。工厂建成初期,工作千头万绪,张庆金早出晚归,常常在深夜才能回到宿舍,有时后半夜起来一骨碌又去了现场。
 
  军人出身的刘兴旭写过两首长诗,感情所致,饱蘸泪水,直抒胸臆。第一首是写给一个起重老工人王本正的。他本本分分,工作积极,月月30天满勤,他起重的哨子声是心连心成长的最好配音。在“1·26”事故中,他唯一的儿子不幸殉职。当厂里问他有什么要求时,他说,还是省几个钱吧,现在是厂里最困难的时候。在最悲伤的日子里,他还一次次问询工厂事故抢修的进度,起重的哨子终于又开始了回响。刘兴旭在长诗《起重的哨子》中这样赞美:
 
  嘟,嘟嘟……
 
  哨声在天空蔓延
 
  它见证着昨天,记录着今天,召唤着明天。
 
  苦水、曲折、悲歌、沉痛,
 
  鲜花、阳光、掌声、鞭炮,
 
  心连心人,听得懂每一声哨子的倾诉,
 
  读得出每一声哨音的渴望。
 
  另一首诗歌是刘兴旭在视察新疆初建工地时一气呵成的。他看见了一个老锅炉工的面庞,他让奋斗的汗水从新乡的每一个工地一直绽放到新疆天山脚下。唯和新乡不同的,是他脸颊上留下了两条对称的白痕,那是新疆长期强烈的紫外线在安全帽带下留下的印记。不仅老锅炉工有,新疆的每一个工人和领导都有这样的一道白痕。从白痕中,刘兴旭读出了工人的拼搏艰辛和无怨无悔。他情不自禁,夜不能寐,写出了《致敬,脸颊的白痕》——
 
  那条白痕,清晰明显,
 
  分明经过汗水的洗礼。
 
  那条白痕,清晰明显,
 
  分明写着忠心一片。
 
  那条白痕,清晰明显,
 
  分明是用希望绘成。
 
  那条白痕,清晰明显,
 
  它,似剑,铭刻出心连心的精神,
 
  它,似鞭,抽在我们管理者的双肩!
 
  致敬,脸颊的白痕!
 
  ……
 
  老实说,刘兴旭写诗的技巧不一定完美,但他写诗的语言和感情没有人可以怀疑。不是诗人的人写诗,往往都是感情无法排遣时所为,相信他的诗一定是和着眼泪奔涌出来的。
 
  心连心的工人,相比同地同期民营的或是国有的工人,就幸福感来说一定是优越的。工人们要养家糊口,所以工人的第一诉求就是收入的多少。心连心敢拍着胸脯说,心连心工人的工资是当地最高的,中层在本行业是最高的。
 
  除了工资,工人需要尊重,他挣的钱里不能有屈辱,不能有眼泪。心连心只有职务的差别,没有地位的等级。心连心评选“感动心连心人物”,第一个入选的是清洁女工贾爱琴,因为她把最简单的工作做到了最不简单,即使是星期天,她负责的卫生区域仍是干干净净的。地面有凸凹不平,她拿来自家的小铲一点点弄平;地上有水锈,她拿着钢丝球蹲下来一丝丝抹去;走廊的扶手、窗户的条棱永远不会有灰尘驻足。她获得了心连心最高的荣誉,使她有机会可以低价购买心连心的房子,她的孩子因为她而有机会在心连心工作。每年大年初一一大早,刘兴旭都要带领高管团队给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人拜年。心连心的工人从来没有见过板着脸的刘兴旭,即使是“1·26”事故发生的那一刻,除了坚毅和沉重,找不到怒气和乖戾。
 
  让每一个工人都发挥潜能,让每一个工人都看到企业的希望和愿景,是企业兴旺的最大动力。一个人操心和1000个人操心绝不是一种结果。过去,化肥的编织袋都很难拆开,农民找不到线头在哪里,许多农民急了就用镰刀割开编织袋,又费时间又危险。年轻工人杜新明提了个小建议,说在线头处标出“拆口”两字,农民就可以轻而易举解开编织袋,此举果然可行,一直延用到今天。年轻工人姚庆伟过去拆卸压力表很难,他琢磨着自己发明了一种新的拆卸压力表工具,不仅方便,而且不容易毁坏压力表,车间和公司不但给了奖金,而且命名为“庆伟式夹持工具”,让姚庆伟兴奋不已。工人们都把工厂当成自己家,觉得能用的就不扔掉、能修的就不换新的,过去一个插座几十块钱,坏一点儿就领新的,现在拆开了,哪里坏了就换哪里,省了不少钱。工人的小发明创造层出不穷,以工人名字命名的工具和方法多得不得不出一本书来记住。书出来的时候,刘兴旭高兴无比,给书起名为《工人伟大 劳动光荣》,并亲自为书撰写序言。
 
  “主人翁精神”是一个很早的词,专指国有企业的工人大公无私、以厂为家的行为。从生产创造和精神意志上,心连心的工人和这个工厂共同生存和发展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党心我心亘古不变,厂内厂外都做好人
 
  在心连心行走,不管是新乡、新疆、九江,都可以看到佩戴着党徽的共产党党员,心连心600多名党员每天都把党徽佩戴在胸前,告诫着自己的责任和行为。

2016年7月9日,特大暴雨袭击新乡,刘兴旭(右一)带领心连心队伍奋力投身抗洪抢险救灾。
 
  共产党员在民营企业的心连心,有很高的威信和魅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许多心连心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向往和追求。每年公司的15个党支部都会收到大量年轻人的入党申请书,但名额有限,每年被批准入党的只能是十几分之一。让核心成员成为党员,让党员成为核心成员,是心连心吸收党员的重要条件。
 
  刘兴旭既是公司的董事长又是党委书记,党委成员和经营领导双向交叉任职,保证了“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实实在在的党建新路子。党员活动有时间,党员活动有经费,党员活动有内容,让心连心的党建工作有规划、有影响、有效果。从1994年起,领导班子每年一次党的民主生活会从未间断。从2010年起,民主生活会推广到各个分厂。每年“七一”,都要评选先进支部和个人,举行新党员宣誓仪式。每年都有党员培训计划,听党课、看教材,举行党的传统教育等。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拳绣腿,不哗众取宠,让心连心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生产经营有了深度契合。
 
  心干净了手就干净了,充满阳光人就不会猥琐。几十年来,心连心培养出来的党员干部鲜有违法乱纪者,手中资金千万过,心如止水不诱惑;社会复杂多变,我自坚定如山;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心连心营造出一个圣洁的净土。
 
  紧而疏的政商关系,是心连心处理和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事务的一条法则。再小的政府也是政府,刘兴旭对各级地方领导都尊重有加,都认为是心连心经营工作之外的领导,都应该配合和服从。每年春节,刘兴旭都要到所在乡村去拜访,感谢乡村百姓对企业的支持和宽容,征求乡村群众对心连心的意见,为周边社区敬老院发放米、面、油等物资,为社区群众修桥、铺路、建水闸,尽力为乡村百姓干点事情。近十几年来,心连心累计投入公益资金5000多万元。
 
  只要政府有号召,心连心招之即来。2010年7月,新乡县境内人民胜利渠突发决口,心连心人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九天八夜,成为抗洪的主力军;2016年7月特大暴雨袭击新乡,心连心500人的精兵强将奋战七天七夜,还主动无偿捐助10万条编织袋。给地方各级政府捐出的师出有名的资金,心连心从来没有给政府提出过一次条件,没有一次要求照顾或法外开恩的事情。心连心没少过国家一分钱税收,心连心人认为,税收是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绝不是和政府讨价还价的砝码。心连心从没有也绝不会与政府或有关部门的人有私下之交。
 
  持续不断认认真真地抓党建,对一个民营企业绝不是作秀和多余之事,心连心尝到了党建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对人心的光明磊落、对环境风清气正的决定作用。在党的旗帜下,公司领导班子真诚而团结,和政府的关系紧密而清廉,和周边的村民和谐而互助,和员工的关系尊重而爱护,和商家的关系信任而共赢。
 
  厂内做一个好工人,厂外做一个好公民。好工人和好公民是互相促进和影响的,一个有正能量的人,在哪里都会释放正气。见义勇为,扶危解困,遵守公德在心连心蔚然成风。2010年3月,刘兴旭带几个人开车去咸阳考察,当他们到达福银高速陕西永寿段时,大雾弥漫,道路湿滑,前方不远处刚刚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20多辆车连环相撞,整个事故现场火光冲天,血流满地,5人当场死亡,伤者危在旦夕。刘兴旭当机立断,率领心连心的几个人投入到抢救中去,大火灼热了汽车,地上油水流淌,新的爆炸和燃烧随时可能发生,刘兴旭带人砸车窗、撬车门,从变形和发烫的车厢里拖出一个又一个受伤者,然后,又把伤者抬到远处的120急救车上,为19个受伤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当最后一个伤员被救护车拉走的时候,刘兴旭他们早已一身血水、精疲力尽。悄悄离开现场的时候,他们见义勇为的壮举被路过的新华社记者用镜头记录下来。
 
  平凡的好人好事更多,知道的都是后来被发现和寻找到的。2006年12月,一个心连心的客户来新乡小冀镇开会,在高速路口下车后不知道怎么走,正一脸茫然时,恰好问到一个心连心的员工。这位员工马上说,上车,我送你。员工开车十几里地,一直把客人送到会场,客人问名字也不说,客人给加油费也不要,只说是心连心的人都会这样。客人在会上感动地说,心连心的人这么好,产品也一定好,我们就认定“心连心”化肥了。事后,在升旗仪式上,刘兴旭要求在全厂寻找这个做好事的人,根据员工提供的线索,这个人终于找到了:合成车间操作工人张江涛。 
 
  2006年9月的一天,原阳县桥北乡一对夫妇给心连心送来感谢信,希望寻找两个对他们有救命之恩的心连心人。那天,夫妇俩开着三轮车拉了十几吨水泥,在21号桥北处因避险连人带车翻到深沟里,夫妇俩都被压在车下不能动弹。人命关天之际,两个穿心连心工装的人路过,他们丢下自行车下到沟里开始救援,卸水泥,撬车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终于使夫妇俩转危为安。公司把夫妇俩的感谢信登在心连心的厂报上,也是根据提供的线索,最后找到了两个救助者:心连心公司的两个工人——张成新和王国喜。
 
  这种发现和寻找很多,多的最后心连心办公室出了几本书,心连心就是要弘扬这种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的道德风尚,心连心不仅给予奖励,而且出书立传,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刘兴旭有一句治厂的格言说:“用身边的人影响身边的人如何做人;用身边的事影响身边的事如何做事”。后来,许多人到了新疆和九江,很快又有了很多诚信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2013年11月19日,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新乡基地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的45·80工程一次投料成功。
 
  大环境始于小环境。不要抱怨社会公德的流失,首先要问自己公德如何。心连心员工主人翁意识很强,只要穿上心连心的工装,就像战士穿上了军装,一言一行对自己要求很严,过马路绝不会闯红灯,公交车上给老人孩子让座,即使在地摊上喝酒,也不会失态。偌大的心连心很少有治安案件发生,工人们都按部就班上下班。在心连心工作的两代三代家庭很多,不仅仅因为心连心工资高,退下来的老工人几乎都这么说,把孩子放在心连心,起码能做个好人。
 
  刘兴旭希望公德能成为心连心人下意识的行为,穿上工装和不穿工装一个样。6000多人的企业不容易,做到现在这样已经是有口皆碑了。穿心连心的衣裳,住心连心的房子,做心连心的工人,是当地许多年轻人的梦想。
 
人生欢乐事, 扬鞭策马中
 
  2018年国庆节,刘兴旭得了一个大奖,这个奖是刘兴旭最看重的。为了领这个奖,他从国外赶飞机回来,晚上没有回家的动车,他就让北京的朋友连夜送,让新乡的司机迎头接,到了家里已经是凌晨4点。他轻轻推开母亲的房门,母亲已经熟睡,这是他几十年的坚守,不管多晚回到家,一定要推开母亲的房门看上一眼。这个奖就是80多岁的母亲发的,老革命的母亲每年生日都要给儿孙发奖,只要在单位,县、市、省、国家获奖的儿孙,奖金从200元到5000元不等。2018年,刘兴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得了国家级奖励,母亲拿着大红包,当着全家116口人说,今年我儿获得全国大奖我高兴,奖5000块大红包!刘兴旭向母亲深鞠一躬说:谢谢母亲,我还会好好干。刘兴旭的妹妹们嗔怪母亲说,妈,你偏心眼儿,每回都是儿子得红包。母亲说,你们有本事也得奖,我的退休金都发了我才高兴呢!
 
  65岁的刘兴旭身体依然很棒,能走路不骑车,能骑车不坐车,2018年,“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回,独自骑车跑到了几十公里外的太行山上。那是他的家乡,16岁就扛枪打鬼子的父亲就埋在山上。没人知道他当时的所思所想。2018年年初,在新疆赴九江的蓝天上,刘兴旭背负青天朝下看,想起了毛主席的词《十六字令·三首》: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伟人的豪情让他诗兴大发,一首《水调歌头》油然而生:
 
水调歌头·由新疆赴九江途中有感
 
刚沐天山雪,又揽九江风。
 
万里江山掠过,心潮再奔腾。
 
六十三载星月,多半世纪风雨,几时能消停?
 
前路曲折去,汗水洒征程。    
 
撸起袖,不认命,再挺胸。
 
观商海激流,只在潮头行。
 
六千健儿一心,敢于直面挑战,未来更峥嵘。
 
人生欢乐事,扬鞭策马中!
 
刘兴旭,下一步棋落子何处,是否已成竹在胸?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