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延 文/图
“若没有党的脱贫好政策,俺咋能翻身过上好生活?咋会当上村委会主任?俺从心里感谢党的好政策!”说这话时,李现万一脸幸福感。
因病致贫万念俱灰
1967年,李现万出生在卫辉市太公镇田窑村。该村地处丘陵地带,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村民的生活就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和打工来维系。全村145户,580多口人,贫困户就占了48户。
李现万19岁那年,劳累了一天的他觉得有点饥饿,四下找寻吃的,发现有中午的剩饭,直接吃了两碗。这一吃不打紧,胃部突然疼痛难忍,到医院一检查说是得了胃病。从此后,李现万便和医生打上交道了,最多一次医生给他开了30多副中药,吃得他闻到药味就恶心。
是药三分毒,长期下来,他的体质变得越来越差,直到结婚后,也没强多少,自己打工挣的钱全部看病了。
2012年,李现万又患上了肝炎。祸不单行,当年的下半年,他又得了腰椎病,严重时连站都不敢站,这样的身体状况一度让他万念俱灰。
政策扶持脱贫致富
面对妻儿和一贫如洗的家,李现万一直在内心提醒自己:“不能倒下,为了这个家一定要坚持住!”
当党的十九大发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灭贫困”的春风吹到李现万耳朵里的时候,他知道他的家庭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按照严格识别程序,他家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随后,李现万的病得到了医疗救助,孩子的学费得到了教育扶持,家庭享受到了金融和光伏扶贫政策的惠及,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改观。李现万深信有党的扶贫好政策,他一定能够依靠自身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在卫辉市审计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李现万决定开办一个服装加工厂,大干一场。
2017年3月,他把家底全都翻了出来,又把喂养的猪也全卖了,东借西借,凑了15万元钱,买来了服装加工机器。
厂房、设备就绪后,镇党委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助他办理各种手续和申办营业执照,并积极为他申请带贫就业点,协调享受扶贫政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李现万开办的田窑村第一家服装加工厂正式开业。
经过近一年的运营,李现万服装加工产值达50万元,年利润近8万元。看到靠自己努力,自主创业挣下的这笔“巨款”,他满是沧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一年,李现万光荣地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看着手里的脱贫光荣证,他终于卸下了肩头的压力,激动地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更记党恩深!”
共同致富齐奔小康
自己的家脱贫了,但看到其他贫困户还没找到致富之路,李现万决定拉着他们一起脱贫致富。
他的想法得到了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在他的努力下,先后有14个贫困户与他签订了用工合同,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面对带贫成效,市里专门为他申请了自主创业奖补资金17万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带贫能力。面对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他的干劲更足了。
今年5月25日,李现万又被全体村民选为村委会主任。那一刻,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一分责任,更是父老乡亲深深的期望和沉甸甸的重托。
谈及未来,李现万的心中充满了自信,也开始了他“三步走”的发展计划。
目前,李现万带领的田窑村贫困户,大踏步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