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忙碌中的李长红(左)
□记者 崔敬 文/图
心中有群众,脚上有泥土,帮扶有办法。如今,行走在辉县市张村乡大王庄村,大家会发现,这里村民的素质提升了,业余生活丰富了,就连村容村貌也变了大模样。这些形形色色的改变,让村民拍手叫好,也让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长红备感自豪。
2017年5月底,辉县市城管局干部李长红接到进村扶贫的指示,来到了位于该市最东部的大王庄村。没有办公室,他便在一幢废弃的房屋内摆上了简陋的课桌、办公桌。连续挑灯夜战7日,李长红和驻村队员们完成了23户、71口人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
大王庄村共有328户、1220口人,但全村党员只有33人,且多数年轻党员不在村里,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党组织生活比较涣散。为此,李长红按照党章要求,让老党员过组织生活,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在外地工作的党员实行远程管理。此外,他还发展了两名青年农民为入党积极分子,为这个村党组织积蓄后备力量。
原来的大王庄村没有像样的村委会办公室、卫生室、文化广场、文化戏台、党员活动室。为此,李长红在筹措资金1万元的同时,又争取上级拨付资金10万元,盖起了7间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有了自己的阵地。
同时,借助国家的扶贫利好政策,李长红协调上级支持资金18万元,给村里建起了标准化卫生室,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同时,他还协调资金修建了文化广场、戏台,并从文化部门协调来了价值5万余元的乐器。自此,大王庄村有了专业的文化娱乐队,极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要想富,先修路。在李长红与村两委班子的积极配合下,村内修通了长850米、宽4.5米的主干道,并修通了大王庄村第一期户户通工程8000多平方米的道路。2017年11月底,该村第二期修路工程涉及的7000多平方米道路也全部修通,全村道路实现了户户通。
贫困户王四新的儿子王爱浩因身患强直性脊柱炎辍学多年,今年以来,仅治疗费已花去了10万余元。看到父亲赚来的微薄收入都用在了自己身上,23岁的王爱浩一度失去了生活信心。在沟通中,李长红得知王爱浩有学医的想法,便买来了中医理疗书籍送给他,鼓励他增强生活信心。
为了帮这个苦孩子圆梦,李长红又多方奔走,送王爱浩进入了市卫生学校学习。面对没有着落的住宿费、生活费,李长红再次号召自己的朋友为王爱浩捐赠了5000元钱,并通过郑永和基金会为其捐助2000元,最终,王爱浩圆了自己的求学梦。
此外,李长红还为王爱浩的父亲王四新找了一份离家较近的工作,月薪可达4000元。家里有了稳定收入,王爱浩学习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个曾经不幸的家庭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为了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辉县市启动了光伏发电产业精准帮扶项目。在李长红和村两委的协调下,使得500千瓦的小型光伏电站落户在了北山洼自然村北地,并于今年3月实现并网发电。
7月16日,大王庄村符合政策的贫困户每人都领到了200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分红款。在李长红的引领下,贫困户第一次在光伏产业基地看到了为他们带来收益的光伏板。“这辈子没有想到还能享受这福气,感谢好政策,感谢李书记。”一名领到了分红款的贫困户说。
如今,李长红怀揣着扶贫蓝图,继续扎根基层,始终奔走在乡村“希望的田野上”。为了能使旧村展新颜,为了让乡亲们走上康庄之路,李长红仍在奔波着。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