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桩一摆放,公共场所就“归己所有”
□记者 张延 文/图
近段时间,不断有市民反映,每到晚上,牧野广场就被一些收费的轮滑培训班占用,整个广场成为轮滑广场,想锻炼身体的老人担心被撞倒,不敢在广场内活动。“广场本来是公共资源,现在成了培训机构免费使用的培训场地了。”一名反映人说。
牧野广场几乎成了轮滑广场
8月6日傍晚,记者在牧野广场看到,偌大的广场被三家轮滑培训班分成东、西、北三块儿,只留下南边的一块空地成为市民休闲的地方。各轮滑培训班的工作人员将场地布置好后,开始教孩子们学习轮滑技术。一名家长告诉记者,进入暑假后,她每天都会带着女儿到轮滑培训班陪孩子学习轮滑技术。
记者在广场转了一周发现,各轮滑培训班的学员都不少,成年人不多,绝大部分都是5岁到10岁之间孩子。为了培养小学员的轮滑技术,各家培训班都在地上设置了轮滑桩,无形中将广场分成三部分。但是,这种轮滑桩也阻挡了其他市民正常的休闲散步,市民只能选择在广场外围锻炼。另外,广场周边有不少卖小商品的摊位,整个广场显得特别散乱。
轮滑培训班说封闭性场地费用太高
广场附近一名居民说,这些轮滑培训班最长的已经有七八年了,“原来只有东边的一家,后来又来了两家,把广场西边和北边也当成了培训场地。”
其中一家轮滑培训班的余教练告诉记者,轮滑运动目前非常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这项运动不仅强身健体,还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成就感。“我们自己租场地成本太高,需要投入很多资金。”余教练说。
另一家轮滑培训班的郭教练说,费用太高对他们来说有点得不偿失,“这种在广场上培训的形式家长一目了然,来学习的学员自然就多了,还能省些广告费呢。”
“看着孩子在人这么多的地方练习,我也很担心,所以一直在旁边盯着。”陪儿子上轮滑课的冯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吵着非要学,只好报名了,我也盼着他们有个封闭的场地。”
市民对“广场培训”褒贬不一
市民宋先生说,牧野广场除了轮滑培训,还有拉丁舞、街舞等培训班。“这广场不是给市民修建的公共休闲场所吗?怎么就成了轮滑广场?”市民孙先生不解地说。
广场应该是大众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被培训班长期占用,显然不太合理,“既然培训班收费了,就应该有自己的教学场所,而不是占用公共资源。”一位市民说道。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