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网讯 (记者 朱文君) 元宵节期间,许多市民游公园、逛庙会,但也有一些群众选择到辉县市的“红色展览馆”参观,重温历史,铭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3月3日,在辉县市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又迎来了众多参观的学生和市民。
在辉县城郊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收藏着上万件抗战实物。30年来,这个三代军人的家庭,薪火相传,从抗战实物收藏,到爱国主义宣传,再到关爱老兵等正能量行为,成为受大家称赞的爱国家庭。
“我们中国军人的碗上都印着‘抗战到底’的字样。再看这幅照片,显示的是日军已攻占中国军队的堑壕,仅余的几名勇士依然与敌人白刃相搏…… ”在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从大年初一,一直到正月十六,参观者络绎不绝。
“这是真枪还是假枪?”一位中年人把弄着一把看上去比运动会发令枪还简易的手枪问讲解员。
“这是八路军兵工厂生产的手枪,虽然看起来像一块破铁,但它是边区兵工厂生产的主要武器。”负责讲解的是耿风泉的女儿耿文斐,也是展览馆的义务讲解员。随着讲解,那名中年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态度从漫不经心,变得肃然起敬,或许这就是54岁的耿风泉开办“红色展览馆”的初衷。
耿风泉说,1990年,已退伍返乡的他继承父亲遗志,致力于抗战实物收藏,目的就是让后人记住历史。耿风泉立足豫北太行抗战老区,系统收集抗战实物,以一己之力保存、重现、传承当地抗战史。多年来,耿风泉在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不但收藏了12000多件抗战实物,而且向社会宣传抗战历史。耿风泉的妻子秦瑞霞所开的服装店,盈余的钱成了他抗战收藏的主要经济来源。而随着参观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儿子耿文雷和女儿耿文斐兄妹成了义务讲解员。去年,在北京中央警卫团服役8年的二儿子耿文伟退伍返乡,也成了他的帮手。一家人分工明确,简朴的展馆,变成了门庭若市的“红色历史宣传窗口”,他们已先后接待各地观众12万余人次。耿风泉也被评为河南省十大优秀复转军人,入选“中国好人”榜,成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国防教育先进个人。
耿风泉说,逢年过节更能看出群众的幸福指数,但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先烈们牺牲生命换来的,所以,作为后来人,更要珍惜和铭记。
责任编辑:李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