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红旗区拿出专门资金,以规划路、报社路、果园路等背街小巷为示范街,将原有的方形便道砖替换为新型透水砖。据介绍,这种透水砖具有下渗雨水的作用,较好地利用了雨水,可以极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下一步,该区还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这种便道砖。
新乡网讯 (记者 刘军旗) 大家有这样的烦心经历没,踩一下便道砖,“噗嗤”一声,泥水溅了一身。但铺上透水砖后,这种情况将成为历史。
6月12日上午,在规划路上,多名师傅蹲在地上,甚是忙碌,只听见“砰砰”两声响,一块砖就铺好了。该条路围起来之后,施工方对两侧人行道实施综合改造,最大的亮点就是去掉原有的便道砖,铺上透水砖(如图)。
为什么替换新砖?红旗区城市维护队队长左利震告诉记者,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的方形便道砖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车辆碾上去容易碎,遇到雨天,砖缝里积水,行人走上去,脏水就迸溅到身上,给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从城市生态建设角度说,新乡也是一座缺水城市,水资源短缺,而透水砖具有下渗雨水的作用,较好地利用了雨水,可极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就在去年,市政府出台方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所谓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专家指出,海绵城市因地制宜地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完善城市雨水综合管理系统,能将7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据介绍,结合我市“一山、三环、八河、多点”生态空间布局,强化雨水径流的排放控制与管理,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渗透和自然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增强城市防洪、排涝、减灾等综合能力。
该方案近期规划到2020年,远期到2030年。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县城建成区1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县城建成区3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今年,红旗区拿出专门资金,以规划路、报社路、果园路等背街小巷为示范街,将原有的方形便道砖替换为新型透水砖。左利震表示,下一步,该区还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这种便道砖。
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鼓励各区探索海绵城市建设,通过示范引领,还将推进海绵型生态水系、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型单位小区、海绵型道路广场等项目建设。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