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普及和汲取信息方式的改变,让许多人成了“低头族”,而“低头族”又从成年人逐渐向低龄化蔓延,青少年视力的急剧下降困扰着许多家长和老师,学龄前的儿童也不容忽视。
2月10日上午,记者在解放军第371中心医院眼科门诊走访时发现,不少是带着孩子的家长。市民陈女士说,马上就要开学了,孩子看东西老是眯着眼睛,很费力,今天专门带孩子来看看。另一位家长也是同样的问题,只不过他的孩子年龄稍大一些,已经读初三了。这位家长说,孩子从小看电视、玩电脑游戏都离屏幕很近,一开始也没注意,后来视力下降佩戴了眼镜,现在玩手机的时间长了,视力问题越发严重了。
在新乡医学院眼科医院,候诊的人群中同样不乏带着孩子的家长。
据眼科专家余涵教授介绍,当日接诊的200多名患者中,儿童就诊者占了三分之一。
玩手机变成“奖励”方式
家长无意中纵容了孩子
“孩子惦记手机很久了,平时对手机的依赖也非常严重。只要在家休息就抱着手机不放,不是听歌就是玩游戏,眼镜度数一学期上升了100度,我们怎么说都没用。没收过孩子几次手机,但没过几天就又不行了。”一名就诊的孩子家长无奈地表示,孩子的同学中也有带手机的,而且他们还会互相比谁的手机好,游戏功能更多,给孩子买手机成了现在家长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一种方式。
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凯凯来说,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追着妈妈要手机玩,不给就又哭又闹。为了安抚孩子,妈妈就妥协了。这样她就可以不受打扰地干家务了。但她没想到,这反而害了孩子,小小年纪就被医生提醒“要注意了,再不注意得戴眼镜了”。
专家提醒家长要以身作则
事实上,像这位妈妈这种为图省事,将手机变成奖励和安抚孩子情绪工具的家长并不少见。
余教授说,孩子长时间玩手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视力下降。盯着屏幕时间长了会影响泪液分泌,容易导致视力疲劳,从而引发或加重近视,也可能让假性近视转变为真性近视。处于身心发育重要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如果长时间不当使用手机,还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缺乏耐心,对长期记忆也不利。
余教授建议家长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尽量多花时间陪孩子,多和他们玩一些益智类、创造性的游戏,周末不妨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让他们多与同龄人接触,多参与社会活动,将孩子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解救”出来。记者 朱文君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