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晚,因为家中没有暖气,新乡县翟坡镇的刘女士将刚刚购买的暖手宝插上插座准备充电取暖。“插头刚插上,就听见啪的一声,充电线在冒着火花时就炸开了。”随后,惊慌失措的刘女士发现房屋里已是一片漆黑,而自己的大拇指更是疼痛难忍。电工判断整个房屋停电是因为暖手宝发生短路而导致的跳闸。“这暖手宝用起来可真得操点心,一不留神就成了个‘炸弹’。”刘女士后怕地说。更危险的是,她的手指因为尚未来得及抽走而被喷出的火苗熏黑,插座插孔处同样布满了烧灼的黑色痕迹。
记者在自由街上的一家批发店铺内看到,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暖手宝随意地堆放在桌面上。一些价格低廉的暖手宝刺激性气味扑鼻、包装简陋。除了模糊地标有产品名称外,难觅产地、厂家、质量合格证和保修说明书等信息。而多数商户谈起充电的安全系数时,却是信誓旦旦地打着“包票”。
据了解,市场上流通的传统暖手宝多数是通过发热体对内部的电解液进行加热来实现取暖的,而发热体分为电极式、电热丝式两种。近年来,电极式暖手宝由于不符合国家公布的标准,容易发生漏电、爆裂危险,频繁发生伤人事故。因此,早在2010年,国家质监总局就已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电极式暖手宝。
但市民在选购时,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辨识发热体的常识。因此,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建议,市民尽量选择到正规的大型商场、超市购买暖手宝。在购买后,要保留好相关票据,一旦发生侵权事件,可及时用于维权。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