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毕业生名下伪冒卡未注销 开卡原因调查无进展

2015-11-04 15:03:03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9月,本报连续两次报道了近百名新乡学院机电系2006届大学毕业生被伪冒办理多张农行卡的现象,并迅速引发了众多担忧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市民的强烈关注和广泛讨论。11月1日,多名毕业生再次向本报反映,名下仍有伪冒卡未被注销,质疑相关部门相互推诿,至今未能落实伪冒原因。
  9月中旬,新乡学院在调查后向本报反馈称,没有向辖内农业银行提供过任何学生的身份信息,也没有申请为学生批量办理过多张农行卡。而农业银行新乡分行(简称农业银行)陆续注销伪冒卡时,表示正在查找原始材料,开展自查。
  但近2个月过去了,大学毕业生被伪冒办理农行卡的现象仍没有最终的调查结论。11月2日,本报向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王先生询问调查进展时,对方称责任应该是双方的,如果没有学校提供学生的个人资料,银行是无法批量办卡的。王先生表示,银行已对伪冒卡办理了注销,消除了不良隐患。“名下仍有伪冒卡的学生,可以联系银行个人金融部进行注销。”
  随后,记者试图联系新乡学院宣传部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该校与银行结合调查的进展时,被对方挂断了电话。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新乡市中心支行支付结算科了解到,银行卡的开户原始资料档案保存时间一般在10年以上,校方、银行在沟通后,可通过伪冒银行卡的开户资料,查找经办人的个人印章,再逐步落实责任。
  工作人员表示,早些年,个别银行曾存在为完成任务和业绩,而去冒名开卡,再统一进行注销的现象。但每一张银行卡都有制作成本,大量闲置的银行卡既容易造成金融资源的浪费,又增加了持卡人的隐形负担和风险。记者刘志松崔敬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