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玲玲文/图
6月25日,郑州西关虎屯电动车充电致15人死亡的阴霾还未散去,9月17日晚上,郑州管城区康庄社区又发生了一起因电动车充电导致火灾伤人事件。悲剧让人警醒、深思。电动车充电着火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我市小区的电动车是如何充电的?如何正确为电动车充电?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采访。
近几年来,电动车因经济、便捷、环保等特点成为市民近距离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但电动车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9月21日、22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小区,发现居民为电动车充电的地点或在室内,或在楼梯口,而采取的几乎都是“飞线”的方式。居民可能不太清楚,上述充电地点和充电方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记者调查:为充电各自想招
金宸国际小区内全是高层建筑,小区内没有集中充电车棚,于是,“飞线”为电动车充电成了这里居民的首选。在一栋临街的居民楼前,记者看到,一个连着充电插盘的电线贴着高楼墙体随风乱摆。因为楼层太高,电线太长,以至于肉眼看不清这根电线是从几楼扯下来的。拉近相机镜头,记者才发现线是从约摸20多层的地方放下来的。在该小区另外一栋楼上,记者看到,有居民把电动车推到楼梯口,在那里为电动车充电。
畅想花园小区内,居民“飞线”为电动车充电很普遍。在3号楼,记者看到一辆电动车正在通过“飞线”充电。业主们使用的飞线多是白色的,与楼体颜色很近。
在牌坊街的一些民房聚集区,居民们则选择把电动车放在楼梯口充电。让人担忧的是,有些电动车充电的地方还摆放了很多易燃物品。也有居民选择把电瓶取下来拎到楼上去充电。
记者走访的居民小区中,唯一有集中充电车棚的是东郡府苑。在该小区,每栋楼的东头都是供电动车停放、充电的地方,非常方便。
安全隐患:方式不当易发火灾
电动车充电方式不当,非常容易引发火灾。市消防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楼上垂下电线,每天日晒雨淋,再加上没有支撑,经常与墙体发生摩擦,风雨天气很容易漏电。特别是夏季,室外温度特别高,电线经过暴晒后绝缘体很容易老化开裂,加大了漏电的可能性。在楼梯口彻夜充电,旁边又堆放杂物的,也很容易引发火灾。由于楼道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殃及整栋楼的居民。在室内为电瓶充电的,一定要注意充电时间,因为长时间充电会导致老化的电线着火,引发室内火灾。
事实上,95%以上的电动车起火都是在充电环节发生的。电动车一旦着火,后果会很严重。着火后90秒,温度便达到200度,转瞬间火灾迅速发展。而很多电动车又是在楼道口充电的,这样作为逃生通道的楼道会被明火和浓烟堵塞,增加居民安全逃生的难度。一台电动车产生的毒气足以杀死成百上千人,这是因为,电动车的材料在燃烧时,会产生剧毒的一氧化碳等气体,充斥在楼房内。其次,高温烟雾进入人气管后,会导致严重灼伤,进而发生窒息。
居民心声:期待小区建电动车充电场所
对于电动车充电带来的隐患,居民们又是如何看待的呢?金宸国际小区的一名老先生介绍,他买的是电动四轮车,小区内没有集中充电区,他又不可能把这么大一个车弄到地下室,只能选择“飞线”充电了。其实“飞线”充电的弊端他也知道,只是不这样做他就没有办法用车。
“要是有统一的充电区域,谁也不会把电动车放到楼梯口、门庭处,更不会拎着电瓶上楼去充。”辉龙阳光城·名苑的一名居民说。
畅想花园小区的居民王女士说,关于电动车充电着火的新闻她看过不少,所以每次给电动车充电的时候她都心惊胆战的,都得看着。“真希望小区统一建一个电动车充电区,这样我也不用充电时担惊受怕的了。”王女士说。
消防部门:这样充电最安全
安全充电可以有效预防火灾,市消防部门在此提醒:
第一,为电动车充电的时候,一定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以防止电动车起火引燃附近的物品,造成更大的火情。
第二,要掌握适当充电时间,不要“飞线”、彻夜为电动车充电。电动车的充电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8小时之内,如若太长就可能导致电瓶发热,极易引发火灾。
第三,充电环境很重要。要尽量把充电器放在比较容易散热、通风处,避免狭窄、密闭的环境,尽量不要晚上充电,防止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及时发现、处置。
第四,要经常检查电动车的电路插接点,防止接触不牢引起接触点打火、发热,避免线路老化、磨损而造成短路、串电事故。起火中、后期,建议迅速切断电源,在感觉无法控制火灾时迅速撤到安全地点,拨打119。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