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下午,在卫河公园南门,8名小学生兴致勃勃地跟着面塑大师刘玉伟学面塑。在他的指导下,漂亮的玫红色面团在孩子们手中变成了一朵朵栩栩如生的玫瑰花。
面塑,是运用传统技法,通过手工反复揉搓面团,精准、快速地塑造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人物、动物等。目前,面塑已经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卫滨区西高村的刘玉伟现年32岁,是面塑第六代传承人,师承山东曹州艺人李金诚及京派面人汤派弟子李学珍。学习面塑15年来,他的面塑作品达上万件,其中经典面塑人物作品有80余套。
怎样让更多人了解面塑艺术,也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传承下去呢?再三考虑之下,刘玉伟决定开办面塑公益培训班,既普及了面塑艺术,还可以从中选出天赋好的孩子作为面塑的传承人。
于是从去年4月起,刘玉伟开办了面塑公益课堂,至今有近500名孩子在他的课堂上感受到了面塑的神奇和美妙。
刘玉伟说,面塑中,首先是从花鸟鱼虫兽做起,卡通形象是过渡,最难的是人物。“在课堂传授中,首先从孩子们日常所见到的最简单的物品入手,比如瓜果、蔬菜、卡通形象。”刘玉伟说,通过塑造这些简单的物品,可以发现哪个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目前,经过他的观察和筛选,已经有6名孩子作为他的重点培养对象。
9岁的刘海鑫说,当面团在自己手中变成栩栩如生的小花、小动物时,她觉得面塑特别神奇,也觉得自己的小手挺神奇的。11岁的郭奕丹用了不到3分钟的工夫,就捏出了一个小超人。“脸部表情还不行,我再试试。”郭奕丹说着又揉起面团。记者平爱梅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