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网讯(记者陈卓)“窝”在工程车狭小的操作空间里,顶着50摄氏度的高温,给路面铺设沥青混凝土,一干就是12个小时。这种高温、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对于35岁的尹明山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作为一名奋战在城市建设一线的市政工人,尹明山已经干了13年。
尹明山是封丘县人,22岁参加工作,是市政工程处一名普通工人。8月6日早上7时,像往常一样,尹明山准时来到位于金穗大道上的工作岗位。当天他的工作是操作沥青铺设工程车辆,给需要整修的路面铺设沥青混凝土或者水泥稳定石层。
上班就是坐在高高大大的工程车内,虽然看着“轻巧”,但其中的艰苦只有当事人最为清楚。“铺沥青的工程车比较特殊,驾驶室是“四面空”,发动机紧挨着驾驶室,只要工程车一启动,发动机的热量直接散发到驾驶室里。如果是夏天干活,驾驶室里的温度可以达到50摄氏度。”皮肤黝黑的尹明山说,一个夏天过去,他得脱几层皮。
“有时候在车里一呆就是一天,还不敢经常坐。因为一坐下,大腿部位不透气,很容易起痱子。”尹明山说,条件最艰苦的时候不是烈日照晒,而是下雨天。“沥青烧好后,不能等,需要当即铺设完。才烧好的沥青有160℃,热沥青会蒸发大量白色热气,整个路面都被蒸汽热浪包围。这时候,工程车里的温度会超过50℃。”
当日上午,在金穗大道东段,尹明山正操作工程车对路面铺设水泥稳定石层。“铺设水泥稳定石层算是‘轻巧’活儿了,温度没有那么高,工程车驾驶室最多也就是40℃。”满头大汗的尹明山笑着说。
遇到城市建设任务繁重的时候,尹明山和同事会连续几个月内,日夜奋战在一线工地上。“早上6点多出门,晚上9点多回家。中午在街上随便吃点,累了就找个树凉荫‘打个盹儿’。家里看小孩儿、照顾老人,我基本上是管不了。”说到这儿,尹明山眼圈发红很是愧疚。
“在新乡呆了十几年,城市的道路变多了,也变宽了,想到这里面有俺们市政工人的一分功劳,我觉得挺骄傲。”尹明山这样说道。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