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史来贺 ——刘庄展览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写意

2013-09-25 09:46:4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深读史来贺
——刘庄展览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写意
记者 朱金明 韩世平

  中秋已过,国庆将至。牧野大地,生机盎然。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人来车往,一派祥和。
  村两委会办公楼东侧,有一座新颖的三层建筑,紧靠着高高的六层观光平台。乳白色和淡黄色的外墙瓷砖,与蓝宝石般玻璃相间。朱红色铜钉门,极富民族风格。大门正上方,高悬着13个大字:刘庄展览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
哦,就是这儿了。
  刘庄原来有个村史展览室,面积不大,两间左右。2003年4月23日,村党委书记史来贺不幸病逝。村民们纷纷要求:希望能有个地方,能经常瞻仰老书记的音容笑貌。为此,村里建过一个临时纪念馆。后来,这个馆开建,3年前正式落成。
  多年来,刘庄接待了大批国内外客人。先后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专家、学者和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近千万人次,到刘庄参观考察。人数最多时,一天要接待38批次。刘庄展览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开馆3年来,累计已接待30多万人次。
  占地19亩,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上下三层,布展照片300多幅,各类展品100余件……这里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静穆课堂,这里是闪耀着史来贺精神的瑰宝富矿。
  进去看看吧。看一回,多一层深刻感受。昨天上午,记者再一次来到这里。门前小广场,水系景观,流水潺潺,群鱼游动。有红色的观赏鱼,也有半米左右的鲤鱼、青鱼……
  纪念馆,像一部书。读懂了纪念馆,也就读懂了364户的刘庄,读懂了史来贺。
  史来贺,更像一部厚重的大书。读懂了史来贺,也就领会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真谛。
 
一、“跟党走,挖掉穷根,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步入纪念馆,内层的玻璃门由微波感应控制。如果有人进来,即刻自动打开。这时,您就会看到:一尊设计大气、制作精良的史来贺汉白玉雕塑坐像,神态自若,栩栩如生。安放在一楼大厅中央。3年来,每到清明时节和史来贺去世纪念日,刘庄村民和周边村民,都会自发前来。列队敬献花篮,深深鞠躬行礼,表达缅怀之情。
  二楼展厅的壁挂电视屏里,播放着专题片,史来贺那略带沙哑的嗓声隐隐传来:
  “我这几十年来,只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让刘庄人跟共产党走。第二件事,让刘庄人富起来。”
  纪念馆里的幅幅照片、件件展品,背后都有故事。照片和展品以外,感人的故事更多。
  史来贺为什么要发誓,让群众跟党走,富起来?这与他早年的经历息息相关。
  1930年7月25日,史来贺出生在刘庄一个佃农的家庭。4岁那年,因患重病,以致终生声音沙哑。9岁时,他在  本乡读了一年半私塾,后因家境贫困辍学。此后,他放过牛,放过羊,当过小长工。
  1942年,河南遭受大灾荒。当时史来贺才12岁。二叔、堂妹和叔哥,都先后死于饥饿。一个刘庄,死了60人。他小小年纪,连饿带病,昏睡40多天。居然大难未死,硬是活了下来!
  1948年,中共新乡城工委派人进驻刘庄,发动群众,建立政权。18岁的史来贺,响应党的号召,串联年轻伙伴,成立民兵自卫队。随后,刘庄民兵队正式成立,史来贺任队长。不久,他又担任周围8村的民兵联防队长。他积极率领民兵,投身解放战争,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等光荣称号。
  1949年5月7日,新乡和平解放。8月6日,史来贺光荣入党。他当年入党的誓词是:“为了穷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不怕死,不怕吃苦,不怕吃亏,跟党走,一辈子不变心,死不回头!”  
  “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是草房,糠菜半年粮。”政治上翻了身的农民,经济上也亟待摆脱穷困。为了帮助致富能力差的村民,1950年秋,史来贺成立临时互助组。1951年4月,史来贺又积极牵头,成立了有6户人家参加的常年互助组。
  当年初夏,地里的粮棉,被突然袭来的冰雹打得稀烂。21岁的史来贺,带领全组人马,大搞生产自救。赶种夏秋作物,补种棉花,加强管理。当年,与单干户相比,互助组粮食亩产增产30公斤,皮棉增产6公斤。
  1952年12月,史来贺当选为刘庄党支部书记。他第一次在会上讲话就说:“我当村支书,要让刘庄人都过上好生活。有吃有喝有衣穿,还有房子住!”
  这个带头人,他一当就当了51个春秋。
  史来贺曾经拿自己的姓,开过一回玩笑。他说:“我这个‘史’啊,是‘吏’字少一横——不当官儿。”是的。他当上全村带头人后,从来没想过要当什么“官儿”,自己沾什么光。他的一生中,总是想着8个字;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1953年春,史来贺带头建立刘庄第一个初级社。当年,亩产粮食150公斤,皮棉28公斤。远远超过社外农户的亩产。一个劳力干一个月,能挣到20多元,相当于区、乡一般脱产干部的工资了。
  1956年,史来贺组织全村农民,建立了高级社。当年,刘庄粮食亩产达到177公斤,劳动日值0.70元,牲畜由100头发展到180头。公共积累4万元,固定资产达到14万元。史来贺上任3年,刘庄就摘掉了穷帽子。
  为让乡亲过上更好的日子,史来贺又带领群众,打响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攻坚战。男女老少齐上阵,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压碱。
  经过多年奋斗,投工40多万个,动土200多万立方米。把700多块高低不平的土地,改造成4块大方田。如果一方方接连摆起来,可以从北京排到广州。同时,史来贺和大家兴修水利,修桥建闸;打井架电,硬化渠道,使土地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
  纪念馆展厅内,有一幅油画。画面上,头系白羊毛手巾的青年党支书史来贺,现场动员离乡农民:生产自救,建设家园。
  原来,1956年夏,刘庄连下40多天雨,遭遇了多年罕见的涝灾。刚进场的小麦发霉生芽了,秋作物种不上。群众心里着急,有人想到外边谋生。这时,史来贺赶到村外路边对大家说:
  “现在是新社会,有共产党领导。请大家放心:只要有党支部在,有我史来贺在,决不让一个人挨饿!”
  他带领群众改水排涝,抢救庄稼,补种蔬菜。同时搞副业生产,建豆腐坊、粉坊,磨豆腐,下粉条。织布卖布、烧砖瓦、搞运输、到黄河滩里割草,换成钱安排群众生活。半年时间,给群众分了4次红。当年春节,刘庄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白馍和饺子。
  二楼展厅,有一处蜡像场景。史来贺和村干部李安仁、刘树业蹲在碧绿的棉田里,观察棉花长势,商量解决问题。神情专注,形态逼真。
        
  1957年,刘庄成立科研小组,史来贺亲任组长,与科研小组人员一道,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小田搞试验,大田搞推广。当年,刘庄皮棉亩产达到53.5公斤,成为全省、全国的先进单位。在全国棉花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勉励史来贺:“千亩棉花亩产皮棉百斤以上,你们带了个头儿。希望你们高产再高产,彻底改变贫困面貌,给全国树立榜样。”
  史来贺牢记周总理的嘱托,带领刘庄人继续创高产。1958年以后,刘庄一带的棉田,发生大面积毁灭性的棉花黄枯萎病。为夺棉花高产,史来贺在棉田一住就是8年,和大家培育“刘庄1号”、“刘庄2号”和“刘庄3号”新品种,年年获得丰收,荣获全省科技进步奖。并先后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浙江6省推广,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史来贺带领下,从1964年冬到1968年,刘庄共打机井7眼,架设高低压线路5500米,兴修桥梁涵闸7座,改明渠为暗渠37条,总长13000米,铺设地下管道1000米,实现井渠双保险,旱涝保丰收。与此同时,大搞养猪积肥,广开肥源。翻新扩建集体养猪场,家家有圈,户户养猪。粗肥变为优质肥料,既减少了肥料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改良了土壤,为粮棉稳产、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4年,史来贺带领刘庄群众自力更生,发展畜牧业,他用90元钱从新乡买回3头小奶牛,后来又从新疆买回27匹母马,从沁阳买回7头驴,经过精心饲养,自繁自养,牲畜头数迅速增加。刘庄畜牧业大发展,发展成为相当规模的畜牧场,成为全村发展商品经济的突破口。
  1966年,“文革”动乱开始。史来贺清醒地意识到,坚决不能乱。如果乱了,将是一场灾难。于是,他立即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村里的规定:“谁不搞生产出外串连,不记工分,不发盘缠。张贴‘大字报’,集体不出一分钱。”针对动乱情况,刘庄党支部加强正面教育,使正气压倒了邪气,本村的不安定因素得到了化解。在社会上最乱的时候,刘庄的领导班子没有瘫痪,人心没有乱,一直在安定团结搞生产。1978年,刘庄村总收入达到126万元,人均集体分配298元。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史来贺与刘庄党支部,从本村实际出发搞改革。他们保留了集体经济的优势,革除了农业劳动中的“大呼隆”和分配上的“大锅饭”,同时吸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成立了刘庄农工商总公司,下分农业、园林、畜牧、工副、商业、农机、建筑7个专业、36个生产经营承包单位,实行“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罚联产”的集体专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责任制形式,适合刘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充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刘庄经济的发展。1980年,刘庄总收入每人平均达到1102.44美元(按当时美元价值计算),达到了小康水平。社员分配每人平均470元,比1978年增加172元。刘庄群众对共同富裕更加充满信心。
记者手记:
  1987年11月5日,身为本报记者,我们第一次面对面采访史来贺。当天,他参加党的十三大自京归来。
刘庄有规矩:赴京开会,不搞“热烈欢送”。开完会回来,不搞“夹道欢迎”。但是,听说他从北京开会回来了,干部和群众,还是挤满了办公室。
  当时,在全省出席党的十三大的60多名代表中,史来贺是唯一的一位农业战线劳模。
  在刘庄简陋的办公室里,身着灰色制服、脚蹬尖口黑布鞋的他,问了村上近日的情况后,他在地上来回走着,说话时有力地挥动着右臂。他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使我们能更大胆地发展生产力、狠抓商品经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开放了,才能互通信息,互通有无。刘庄也要开放,企业要勇敢面对国内外竞争。”
  第二天,通讯《刘庄的喜悦》在本报一版刊发。
 
二、“农村要想富,非办工业不可。”
 
  纪念馆展厅内,《无私奉献,一心为民》部分,挂着史来贺兴办工业的照片。
  兴办工业,发展高科技产业,使刘庄如虎添翼。
  1970年,刘庄千亩棉田,亩产突破100公斤。800亩粮田,亩产达到650公斤,居全省领先地位。这时,史来贺发现:生产投入的增长幅度,超过了农业收入增长幅度。他认为:“农业到啥时候,都不能忽视。但是,如果只搞农业,投入再多,产量再高,也富不起来。农村要想富,非办工业不可。”
  1974年,刘庄拖拉机上的小喇叭坏了,新的一时买不到。两名司机就拆下来修理,居然修好3对儿,为村里节约了90元钱。史来贺得知后,有了生产小喇叭的念头。他说:“能修好喇叭省钱,何不造喇叭挣钱?”当时不能办厂,就办“铁木业社”。一天时间,造出一对儿产品。声音虽差些,卖26元也有人要。技术不行,就外出学习。摸索中不断改进, 质量逐渐提高,一天终于能造5对儿、10对儿了。后来,刘庄正大光明办机械厂,一年能产3万对儿喇叭,畅销大江南北。
  1976年,刘庄开始建造纸厂。当时,一缺资金,二没技术。他们从小冀造纸厂请来一名技术员教造纸技术,边学习,边建厂。厂房自己盖,机器自己装,除了锅炉、烘缸、电器外,其他设备都是自己制造。纸厂从筹建到投产,按计划需要半年,为了缩短工期,史来贺带领工人昼夜奋战。只用33天,就使纸厂建成投产。总投资比同类纸厂降低一半,创下了建厂工期最短的记录。
  在发展工业的道路上,刘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办大型养鸡场、大型养猪场、食品厂、建材厂、卫生纸厂……史来贺和大家,进行过多次考察、试产。有时,还要付出“学费”。失败了,不服输。继续思索,探索,求索……
  1985年,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进行反复对比和科学分析,史来贺和大家决定:筹建制药厂,问鼎附加值高的高科技生物产品。
  农民建药厂,第一个困难是不懂。但是史来贺不怕,他去请专家。从江苏无锡请来一位高工,高工答应帮忙后提出:自己只懂工艺流程。机械设计和土建工程,还需另请高明。
  基建问题不大,请县里的药厂帮忙。土建人员不愁,刘庄本身就有。
  设计人员请来一个,史来贺好吃好喝好招待后,对方提出:需要先付5万元,用于家庭装修。企业建成投产后,每年还要提成。
  史来贺礼送来人走后,开会决定自己干。他说:“有一个人,不用花村里一分钱,就能把厂子设计出来。”
谁?史世领。
  史世领是史来贺的长子,原任村办机械厂的厂长。眼下正带着刘庄派出人员,在外地某高校进修。28岁的他学习刻苦,拿下本科还想考研究生。
  是让儿子继续完成学业?还是暂时中断学业,回村为集体发展作贡献?史来贺毅然选择了后者。第二天,他就打电话,让史世领率人回村,完成一项“紧急任务”。
  在史来贺鼓励下,史世领到外地,考察同类企业,看了以后,他心里有了底,就在专家指导下搞设计。史世领把在大学里学到的设计知识,和生物工程结合起来,边学边干。一个多月后,绘出了全部图纸。送专家审定:通过。
  根据设计匡算,建药厂仅是一期工程,至少需要投资460万元。但刘庄集体,当时只能拿出200多万元。剩下的缺口怎么办?史来贺动员村民集资。听说办厂缺资金,村民踊跃拿钱,260万元迅速筹齐,资金问题解决了。
  得知肌苷的利润比淀粉酶高几倍时,史来贺派出30多人,分赴天津等地,学习生产技术。
  购进设备,自制设备,安装调试,节约资金上百万元后,刘庄的制药厂投产了,先上的是肌苷。
  按照学来的技术,10吨水解糖装入大罐提炼,出来的应该是白色结晶性粉末。但是刘庄药厂“提炼”出来的,却是黑糊糊的臭水。
  为什么?染菌。没有别的招儿,只能倒罐。一罐成本一两万元,染菌一罐,倒了。又染菌一罐,又倒了。一连倒了10多罐……正常生产,一罐能出30多公斤肌苷。但是刘庄药厂在生产初期,即使偶尔不倒罐,一次也只能产出4两(0.2公斤)肌苷……
  这时,史来贺要去北京开会。走之前他多次召开会议,讲的都是尽快解决染菌倒罐问题。可是,在北京开了10多天会回村时,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看到钱在一万元、一万元地扔,有的人哭了……
  史来贺说:“别哭了!创业哪有不作难的?创小业,作小难;创大业,作大难;不创业,穷作难。作难了,就退缩了,什么也干不成!再坚持一下,胜利就会到来。”
  自从上马化工和生物工程以来,史来贺这个棉花专家,便把心思用在解决生产难题上。他请教专家,和技术人员攻关,最后怀疑:问题可能是真空设备漏气,过滤净化设备和提炼罐内混入了杂质。
  于是,史来贺就和技术人员一道,在热气熏人的车间里,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查,最后终于查到了问题:搞生物工程不是种地,土坷垃大一点儿小一点儿没关系。搞现代化工业生产,搞化工项目,生产医药产品,从菌种的培育、选择,到生产原料和环境的纯度,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
  针对查出的问题,史来贺和大家积极改进工艺,提高操作技术,选育高产菌种。倒罐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每个10吨罐的产量稳步提高,最高能达到40公斤,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990年以后,在史来贺悉心关注下,华星药厂不断扩大规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由建厂时投资400多万元,200多名职工,生产一种药品,发展到拥有肌苷、青霉素钾盐、青霉素钠盐、抗生素粉针、红霉素、溶剂、热电联产等10个分厂,能生产几十种原料药和成品药的高科技、现代化企业。目前拥有职工3000多人,管理工程技术人员500多人,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已达数十亿元。无论是品种还是规模,都具有弹性双向拓展功能,是国内最大的肌苷生产企业和全球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出口到欧美、印度等数十个国家,出口总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
  纪念馆展厅的壁挂电视屏里,传出史来贺满怀信心的声音:“咱搞的是市场经济,做生意有赚就有赔。我相信:早晚有一天,咱的肌苷厂能挣大钱!”
记者手记:
  1994年4月21日,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刘云山同志,前来刘庄调研。本报记者随同前去采访。写成的稿件,发在本报一版。
  1974年,刘云山任新华社记者时,曾经前来刘庄采访,受到了史来贺和刘庄人的热情接待。所以,这次重来,老友相见分外亲切。史来贺陪同刘云山,察看了村办企业和村民家庭,边看边作介绍。
  在华星药厂会议室,史来贺汇报了刘庄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谈到药厂时他说:“我们的原料药厂,年产肌苷150吨,产量占全国60%。青霉素生产,河南独此一家,年产700多吨。每吨出厂价为26.5万元,年产值为1.8亿元。700吨的产能,需要投入4亿元。去年全村总产值2.3亿元,农林牧只占300多万元。今年,总产值预计能达3亿元。我们的成品药厂,搞的是无机化学,属于高新技术,占地250亩。从事产品深加工,综合提炼,生产粉针、片剂和胶囊。有3条生产线,年产粉针4.5亿支,有全国第二大的车间。”
  刘庄当时326户,1519口人。全村用工1600多人,其中,本村劳力700多人,外来工800多人。全村有党支部6个,党员110名。团支部7个,团员176名。刘云山问史来贺:“当前的农村思想工作,应该怎么做?”
  史来贺说:“这个问题特别重要。我认为,第一,要建设好基层党组织。一个村,必须有一个好支部,一个好支书。否则,经济发展不起来。群众无人组织带领,组织建设不好,一切都是空谈。
  第二,县、乡(镇)两级,要面向农村下大工夫。经济工作和思想工作,要一起抓。基础教育经常抓,两手抓,同步抓,都要硬。1993年,刘庄人均收入7000元,户均存款五六万元。村里不向群众搞一分钱的摊派。迷信、赌博和犯罪的事儿,刘庄多年来没发生过一起。我们刘庄人,信党不信神。人人都说改革开放好,党和国家好。
  第三,基层干部要带头,以身作则是关键。比如计划生育,刘庄一向优待计生对象,20年无超生。我们重视教育。70年代,普及了初中教育。80年代,普及了高中教育。教师的工资,平均比公办教师高4级。全村现有大中专毕业生127人,都是工作中的骨干。”
  刘云山一边听,一边记。说:“讲得好,这都是实践的总结,理论上也很有见地。许多事物,都要经过实践检验。坐在屋子里想,是想不出来的。”
  当晚的便餐,在华星药厂西南角二楼进行。踩着钢板焊成的螺旋楼梯上去,进到一个普通房间。就一桌,几个小菜。玉米面窝窝头,小米绿豆稀饭。史来贺笑着对刘云山说:“抱歉啊!我们这儿条件有限。您下次再来时,吃饭的地方,可能要好些。”
 
三、“当干部不能怕吃苦,不能怕吃亏。”
 
  纪念馆二楼展厅内,挂有史来贺参加劳动的多幅照片:播种小麦,挖河清淤,劳动积肥,规划新村……看着这些照片,他说过的话,又在耳边响起:
  “我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使大家共同富裕,这是我的本分,报酬我不能多拿。共产党员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干在前,报酬放在后。”
  1949年入党以来,史来贺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几十年来干工作,他总是身先士卒。修黄河大堤,他带着民工,一干就是3个月。为堵河口,他第一个跳到刺骨的冰水里……
  史来贺的父亲史传道,1882年出生。旧社会吃了不少苦,长期积极支持儿子工作。1963年,7月严重干旱,8月大雨滂沱。一昼夜,降雨多达300多毫米。刘庄的棉田里,到处积满了水。正当史来贺组织大伙排除积水抢救棉花时,久患肝病的父亲病情突然加重。等史来贺从地里赶到床前时,老人已经说不出话,而后闭上了双眼。
  81岁的老爹去世,等于家里塌了天。但是,对于33岁的共产党员史来贺来说,全村抗灾自救的“天”,还需要他和大家顶着。于是,他推迟老人安葬日期,后事交给妻子和姐姐料理。他跳进地势低洼的棉田,和大家用盆端,用桶挑,奋战4昼夜。终于把千亩棉田里的积水,排得干干净净。大灾之年,刘庄的棉花再获丰收。
  史来贺说过:“我和我母亲感情最深。俺娘亲我,我也亲俺娘。”他去北京开会,或是到外地出差,总要给老娘买些好吃的带回来。在村里忙一天回到家,总是要到母亲房间里,陪老人家说一会儿话。吃饭的时候,他要先盛一碗给老娘,然后自己再吃。老人有个头疼脑热,他背着去村里的卫生室看。
  1976年,46岁的他,正领着大伙儿建纸厂时,93岁的母亲突然病重。由于工作忙,实在走不开,他就委托老伴和姐姐照料老人。母亲病危那天,正是投产试车的关键时刻。女儿来叫,众人催劝,希望他能回家看看。但他一心想着出纸,迟迟不肯离开。凌晨4时许,老人已经说不出话,女儿再次前来告急。正在打浆机旁忙活的史来贺一听,马上泪流满面。但他没有回家,而是走向出现问题的关键部位——烘缸……
  试车成功了!当史来贺拿着生产出来的第一张纸,连跌带撞地跑回仅有几百米外的家时,老娘再也没能睁开双眼。史来贺,这个未能在老人临终前尽孝的独生子,趴在母亲身上,放声大哭。
  1976年,刘庄开建新村一代房。史来贺在工地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有一天,他正往二楼脚手架上扔砖时,突然双手紧抱心口,一头倒在地上。看到这种情况,大家急忙把他抬到一堵山墙根儿,有位村干部哭着说:“老史呀,你要是再不去住院,我们就都不干了!”
  但是,史来贺慢慢睁开眼睛后,望着大家轻声说了一句:“我好了,不碍事。大家都去干活儿吧。”说完,就又领着大家干起来。后来,在上级领导果断安排下,他才到郑州治疗。后经医生仔细检查,确诊为“心脏前间壁小面积梗塞”。经过治疗,病情一有好转,他又立即回村工作。经过6年奋战,刘庄男女老少,投工144万个,拆除了全部旧房,新建1400多间单面双层向阳楼,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23.5平方米。
  史来贺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1953年,上级多次调他到区里工作,被他婉言谢绝。他说:“从我个人角度讲,到区里当干部不吃亏。但刘庄还很穷,刘庄更需要我。”他“辞”官为民,回村带领群众,兴办高级社。1965年,上级任命他为新乡县委副书记。“十年动乱”中,他又骑车带着铺盖,回到了刘庄。1977年,省委下达任命通知,让他当新乡地委书记(当时,地委设有第一书记)。办公室、家属房,都安排好了,让他带老伴去上任。但是史来贺离不开群众,仍然坚持留在刘庄。
  1965年,史来贺开始拿国家工资。工资高于群众平均收入时,他把工资交给集体,按劳力平均水平,参加集体分配;群众收入提高了,超过了他的工资水平,他又退出分配,每月只拿自己的工资。村里给补助,他坚决不要。
村里建新房,非常缺木料。史来贺家有6棵大榆树,价值2700元。但是他一分钱不要,全部交给了集体。结果全村人家,有树都交给集体。盖房的木料,全部解决了。
  第一批新房建好后,大家都让他先搬。但史来贺坚持不搬。有一次,他在北京开会,村里人提前为他搬了家。回来以后,他发现了。立即批评有关人员,并坚持退了房。他说:“只要咱庄还有一户没搬进新房,我就坚决不搬家。”
史来贺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家属约法三章:一不准搞特殊化,二不准占集体的便宜,三不准收礼送礼。同时,他对群众却关怀备至。1956年夏,阴雨绵绵不断。史来贺带着村干部,连夜查看群众住房。发现刘长生老汉家的房子不保险,就把他背到了安全的地方。刚刚安置好,又发现尚玉梅家的墙壁裂了缝。她丈夫在外工作,3个孩子已入梦乡。史来贺帮他们搬出来后,两家的房子当夜全部倒塌。
  杨长义老汉没有儿子,女儿又出嫁了。有一回老杨生病,吃不下饭,还发烧说胡话。史来贺知道后就去看望,并派车送他往医院。老汉病好出院后,史来贺见他一人生活孤单,又热心牵线搭桥,为他找了个老伴儿。当年已经65岁的杨长义逢人便说:“要不是老史,我这把老骨头,早就沤糟了。”
  身为刘庄带头人,史来贺把大家带富了。但是,他自家并不富有。一是他经常出手接济别人,二是1976年,母亲病逝欠下外债。为此,1977年春节前夕,新乡县的领导,给他家送去90元的救济款。望着这90元钱,史来贺盘算了一下村里的困难户,就把钱分成3份:李玉珍、刘铭富、刘树祥,每家各30元。有一户拿到钱后,觉得“不对劲儿”,找人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钱是上边救济史来贺的……
  安徽的赵建才,来刘庄打工。还没干几天,突然身患急性胰腺炎。史来贺得知后,立即安排他入院治疗。大年三十夜,给他送去了热气腾腾的水饺。为抢救小赵,刘庄花了2000多元。史来贺说:“咱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见死不救,不要说2000元,钱再多也得花。”赵建才老家来人后,得知这一切,多次对此深表感谢。
  村民刘荣正,身患食道癌。在史来贺和村干部多方关怀下,比医生的论断结果,多活了一年多。1965年10月15日,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临终前,他用微弱的声音,对守在身边的弟弟说:“去把老史叫来,我有话要说。”
  史来贺闻讯,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了他家。望着这位从小在一起玩,长大一起当民兵、搞土改的伙伴,史来贺在床前,拉住刘荣正的手,耳朵趴在他的嘴边,对他说:“荣正啊,有啥话,对我说吧。”
  刘荣正断断续续地说:“托共产党的福,托你的福,我又多活了一年多。我这几个孩子,要是放在旧社会,不是卖掉,就是饿死。现在,托给你,我放心,死了也能闭上眼了。”
  随后,刘荣正又对14岁的大儿子说:“孩子,没有共产党,就没咱这一家。我走了以后,你们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老史。长大以后,要听党的话,听老史的话,为集体出力……”
  史来贺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你放心吧,荣正,我会照顾好你的孩子,让他们顺利长大,把他们培养成才。”
  史来贺说到做到。料理完刘荣正的后事,又和大家研究,免了他家欠集体的500元债务。过年时,给刘家送白面,送肉送油,送布给孩子做新衣服。孩子调皮捣蛋,史来贺严格要求。该上学了,史来贺帮助买书包、交学费。孩子大了,房子又破又小。史来贺和集体又帮助盖了3间新房子。
  刘荣正的5 个孩子长大后,老大成了银行干部,老二先是参了军,复员回村后,当上了造纸厂的厂长。老三当上了村办造纸厂的车间主任,老四当了村办药厂的车间主任,老五当了村里的门市部经理。
  刘荣正的老伴儿杨金苹,晚年过上了儿孙绕膝的幸福生活。
  史来贺把为民造福,当成自己应尽的义务。上世纪50年代末,村民李文魁,爱人生重病,家里没钱治。史来贺知道后,自己立即拿出50元,把患者送到了医院。由于治疗及时,病人转危为安。李文魁此后逢人就说:“史书记是俺家的大恩人,没有他这钱,俺这个家早就散了。”
  1999年夏天,村民马玉峰的妻子杨丽,产后大出血。由于血型罕见,抢救困难。史来贺派村里的汽车,往医院拉了几百个壮劳力,最后从中找出两个同血型者。这时,医院的院长又找来两袋血。杨丽的娘家人,赶到医院准备献血时,杨丽已经化险为夷。他们含着热泪说:“多亏是嫁到了刘庄呀!要是在其他地方,说不定就没命了。”
  村民韩玉琴,丈夫去世,公公是哑巴。孩子才6岁,自己又不会理家。为此,史来贺让他们一家,第一批告别茅草房,搬进了集体新村。又指定村里的一位女干部,帮她家料理家务10多年,韩玉琴一家过上了幸福生活。
  村里富起来后,冬天,史来贺先是派人,提前拉来烤火煤,送到家家户户。后来家用空调上市,史来贺和村干部决定,给全村家家户户买空调、装空调,使每家每户实现了冬暖夏凉。每年春节前,各家的肉、油、菜、糖、点心等,都是村里发的。
  每到大年三十夜,史来贺都要到村饲养室值班,让饲养员回去与家人团聚。有一年,史来贺又去“顶岗”。深受感动的饲养员,坚决不回家。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和他说了一夜心里话……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史来贺一贯的作风。他担任村支部(党委)书记51年,带领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大事,改变了刘庄的面貌,但是从不居功自傲,总是把群众放在第一位。他说:“平整土地是群众一块一块整的,农田水利建设是群众一锹一锹干的,房子是群众一砖一瓦盖的,工厂是群众一座一座建的。个人的力量有限,群众的力量才是巨大的。” 
  史来贺时时、事事依靠群众,特别是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不仅党支部、村委会充分讨论,而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村里的大事公开到每家每户、每个村民。他常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有什么不能对群众讲的?又怎么能不听群众意见、不依靠群众呢?群众是神仙,是勇士,只有吃透村情民意,干事才有办法、才有底气、才有主心骨。如果忘记了群众、脱离了群众,那就是丢了根本,将一事无成。”
  由于积劳成疾,多方医治无效,2003年4月23日,史来贺不幸去世,终年73岁。他是全国劳模、全国民兵英雄、全军英模、全国植棉能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领导干部、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乡镇企业十大功勋人物之一、当代中国优秀农民企业家、全国有重大贡献专家。他16次进京观礼,多次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是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但是,他始终保持着农民的朴素本色。他所创造的业绩,他所获得的荣誉,历史,将永远铭记。
记者手记:
  1992年元旦,我们去刘庄采访。当天,全村的劳力都放假,党总支却开了一天会。晚上9时许,史来贺和我们在老办公室见面。
  1991年,刘庄的年产值,已经从1949年的几万元,增长到5000万元。公共积累已达到8000万元。但是,史来贺仍然坚持在旧瓦房里办公。入夜,雪白的日光灯将室内照得通明。旧办公桌上,整整齐齐地放着《领导科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杂志和刚送来的本报。红、黄、白、黑4部电话,把现代化气息和艰苦奋斗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见到我们,史来贺非常高兴。他前天刚从北京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回来。再过一天又要外出,去参加全国乡镇企业家表彰大会。当晚,村里放映电影《大决战》。史来贺本来很爱看这部电影。得知我们来了,就决定放弃看电影,接受我们采访。
  史来贺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是抓好思想教育,提高村民素质。二是加强党建,发挥好堡垒作用。三是发展生产力,建设吨粮田,建好药用淀粉厂和华星三分厂。四是建设多层住宅,节约并用好土地。”
  史来贺说:“新年四个新,就是思想要有新进步,生产要有新发展,新村建设要有新提高,制度要有新完善。只要按照党中央精神去办,坚定信念,认准方向,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俺刘庄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富裕农村的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节后上班第一天,我们采写的通讯,在本报一版头题位置刊发。
 
        四、“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想守好业,必须创新业!”
 
  2003年,刘庄村固定资产已达10亿元,资产负债率不到4%,出口创汇3478万美元,集体现金分配人均8000元,还享有住房、上学、医疗、用水、婚丧嫁娶用车等30多项福利。农民年人均收入达1万多元,户均存款20万元以上。 
  史来贺留下的,不仅是这些,更有璀璨夺目的史来贺精神。
  什么是史来贺精神?
  纪念馆的墙上铭刻着:坚定信念,共同富裕;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有人用20个字来表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清正廉洁、无私奉献、艰苦奋斗。
  还有人用一句话来表述: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50年如一日,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
  2013年8月29日,在村民座谈会上,1987年出生的张盼说:“史来贺老书记对我们来说,属于爷字辈儿。见了小孩儿,对我们特别亲。10年前,我16岁。得知他先是生病而后去世,我感觉像天塌了一样,心里很压抑。至今,我们村里的人,都不愿意再回想那一幕……”
  纪念馆展厅内,《艰苦奋斗,勤俭创业》部分,挂着4幅照片。史来贺病逝时,各级领导、刘庄干群、外地来宾,深切悼念。原定400人参加送别仪式,结果,一下来了6000多人。此情此景,历历在目。
  斯人已远去,刘庄应该由谁来继续掌舵?史来贺生前说过:“谁来干?不能指定,要由刘庄的党员和群众选。”
  当年5月,在上级领导和刘庄村民企盼的目光中,华星药厂的厂长史世领,任村党委书记。
  史世领当过村机械厂的厂长,后来主持华星药厂总体设计。二期扩建工程,在他手中圆满完成。他由机械内行,逐渐成长为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和企业管理专家。曾经多次有人,开出高薪想“挖“走他。与家长里短的事儿打交道,  史世领在思想上,原来也不太接受。然而,除他没投自己的票外,当时全村116名党员,全都投票选他。于是,肩负着大家的企盼,史世领从父辈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责任。
  史世领上任后,首先问计于村民,一连召开7场村民座谈会。在刘庄,300多个家庭,就有300多个组长。刘庄怎么办?今后的路子怎么走?每个男女劳力到会,人人发表意见。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史世领叫出一句响亮的话:
  “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想守好业,必须创新业!”
  史世领继承史来贺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谁家有喜事,他不一定到场。但是,谁家有“白事”,他必定到场。有一次,他在东北出差。得知村里有人去世,就坐飞机赶回。吊唁完毕,又外出办事儿……
  10年来,在刘庄,史来贺精神进一步得到弘扬。集体经济的发展,有了新突破。基层组织的建设,有了新加强。富裕幸福的生活,有了新改善。
  ——华星药厂,三期、四期、五期……技术扩建工程先后完成。成为国内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产销基地之一。
  ——2007年11月,与沿海企业合作,总投资10.8亿元,河南绿园药业有限公司在刘庄问世。能生产青霉素类、头孢类、维生素类等系列产品31个,大部分销往国际市场。全村经济总量,比10年前翻了一番。
  ——目前在刘庄,经营管理全村1050亩地的,只有19人。从种到收,全部实现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各需要3天。昔日“面对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成了“农业工人”。
  ——1952年,史来贺任刘庄村支书时,全村仅有6名党员。如今,原来的村支部,成了村党委。下有9个支部,拥有党员200名。
  10年来,史世领坚持执行两个制度。一是学习制度:即村两委会成员,每周1次集中学习,党员干部,每两个月上1次党课。二是经常面向全体村民,宣讲政策理论。认真编写教材,通过会议和夜校,向村民和职工宣讲。同时,还注意通过阅读报纸、收看电视和浏览网站等,让党的科学理论入眼、入脑、入心。
  在刘庄,党组织定期召开生活会。党委成员4个月1次,支部成员3个月1次,普通党员每月3日召开1次。多年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党员联系群众,有制度保证。每个党员,负责联系2户至4户。经常走访交流,倾听群众呼声。实现了信息双向及时流通,激发了大家无私奉献、干事创业的热情。广大党员“生产经营当骨干,本职岗位当模范,日常生活当表率”,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史世领和刘庄党委用人,坚持“三原则”:自身业务精,政治思想强,群众威信高。
  史世领继承“老书记”的思想,对村干部和企业干部严格要求:不准搞宗派,不准弄虚作假,不准对提意见者打击报复,不准对工作马马虎虎。以权谋私、争名夺利,违反“四不准”者,一律免职。分配公平,处事公平,换来了群众信任,密切了干群关系。
  ——在刘庄,活跃着190名共青团员,这些人是刘庄的明天。他们90%以上有车,思想活跃,心态阳光。上班努力工作,下班休闲上网。有时唱歌、跳舞、运动健身,有时也谈美食衣服化妆。有时也到远近城市和旅游景点购物观光。但是,他们都牢记责任和担当。建设新刘庄,勇于挑大梁。
  ——史世领提出,不但让村民更富裕,还要让大家更幸福。目前,全村拥有工、农、商、运输、服务等实体企业8个。201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0元,享有50多项集体福利。退休党员和65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每年能领退休金9000元,其他退休人员,能领退休金7800元。未成年人,有生活补助。幼儿园到高中。教育全部免费。全村群众由集体出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除享受国家“新农合”各项优惠政策外,一旦生病需要治疗,集体在此基础上,全部予以报销。
  ——刘庄全村,现有364户,14个姓氏,1795口人,邻里关系和谐,多年来无案件发生。早在5年前,就家家迁入第三代住房。全框架结构,抗八级地震。每户472平方米,中央空调、网络、热水、暖气等,一应俱全。漫步村内,广场、花园、绿地、花卉树木、水系景观,样样不缺。
  步入纪念馆内,在按一比一大小复制的村委会原办公室里,史世领对记者说:“刘庄,是史来贺精神的发源地。身为宏伟事业的传承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进一步把刘庄建设好,发展好,为实现‘中国梦’增光添彩。”
  纪念馆的观光平台共有6层,高达40多米。记者乘坐电梯,登顶领略全景:只见400座新型别墅,掩映在绿树之中。游客留言薄上中外来宾的留言,在我们耳边响起:
  ——看了你们的企业和家庭,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们感到万分荣幸。你们的心灵热度和人文精神。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把自己的诚意留下,把行动的力量和决心带走。 
  ——看了你们的住房,我感到中国政府,是一个为民造福的政府。我不由地要振臂高呼:共产党万岁!我还会再来的!
  ——对于刘庄村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表示衷心祝贺。中国万岁!
  ——所见所闻,印象深刻,对此,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回去以后,我们也要这样干。
  ——刘庄,代表了中国农村的未来和希望。
  ——刘庄是新农村的典范,越发展越好。
  ——看了刘庄,更坚定一个信念:还是社会主义好!

责任编辑: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