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群众意愿和利益放在首位 系列报道之三

2012-07-18 08:43:05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大河新乡网讯(记者 苏洪峰 实习生 李思毅)7月的牧野大地生机盎然,一片繁忙的景象。辛苦劳作的农民群众好像比往年更忙一些,他们或在田间地头,精心照料着长势喜人的农作物,迎接秋季丰收的到来;或马不...


 

  大河新乡网讯(记者 苏洪峰 实习生 李思毅)7月的牧野大地生机盎然,一片繁忙的景象。辛苦劳作的农民群众好像比往年更忙一些,他们或在田间地头,精心照料着长势喜人的农作物,迎接秋季丰收的到来;或马不停蹄地忙碌在庭院里,拆旧、复垦、营建新居,谋划着新家园和新生活。今春以来,我市迎来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一轮新高潮。

  截至目前,在全市首批启动建设的352个新型农村社区中,有52个示范社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15个示范社区今年将完成建设入住和旧宅拆迁复垦任务。新社区建设的步伐正逐步加快,新社区建设的果实越来越丰硕。为什么我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在任务尤为繁重的情况下得以健康、快速、稳妥地推进,取得如此明显的成效?新乡县古固寨镇党委书记李书新一言以蔽之:关键是让群众满意!我市自2006年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尊重群众意愿、保障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完善政策体制,采取惠民措施,真正让群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遂心愿、得实惠。

  尊重民意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我市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在社区启动建设之初就制定了“五项标准、一票否决”,不强迫命令,不强制拆迁,不损害农民群众利益,否则“一票否决”。从规划编制、户型选择、建设模式到成本核算等,全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庄重建、迁建、合并及农户建房方案等,均须经过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才能施行,并无条件地让群众参与监督工程建设和质量全过程。目前,我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群众自建型、集体代建型、招商建设型和社会援建型4种途径。新乡县祥和社区和裕泰社区是群众自建型的代表,由农民群众自筹资金建设新居。祥和社区党总支书记孔繁鑫说,建啥房群众说了算,搬不搬家大家都自愿,因为群众的意愿受到尊重,所以群众全力支持新社区的建设。在3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基础上规划整合而成的祥和社区,目前村民大多已住进了新社区,尚未入住的村民正在紧锣密鼓地忙搬迁。

  改善环境

  “基础设施政府搞,资金不让群众掏”。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户建房以自筹为主,政府适当补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让群众拿一分钱,主要通过市、县、乡各级财政安排一部分,争取上级支持一部分,整合政府资源筹集一部分,帮建单位协调组织一部分,发动社会力量捐献资助一部分,依靠村集体和群众投工投劳一部分等方法解决。市、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4.9亿元;整合上级涉农资金1.5亿元;成立强农发展投资公司,搭建投融资平台;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企业捐助,集中投向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对每个社区的道路、管网、水电通信、标准卫生室、文化大院、中心小学、便民超市等投资建设,大大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

  完善保障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市通过完善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研究出台了66个配套政策文件,逐步消除了城乡居民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农民在入住社区的同时,便享受到了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城市户口、房屋产权等福利与权利。现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困难群众也已被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保障标准由原来的农村人均低保60元提至城市标准180元。除此之外,每个社区还选配一定比例的优秀教师任教,标准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财政全额供给的全职医生。祥和社区居民苑春胜搬进新居后,一遇到来访的亲朋好友,便拿出养老保险、医疗保障、户籍管理、房屋产权等证件一一道来:“我们现在住的是三层小别墅,用的是自来水、天然气,享受的是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养老待遇,卫生、教学、环境、公共娱乐都不比城里差,你说我们和城里的生活有啥不一样?”

  维护权益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我市始终坚持“不从农民手中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的改革初衷,从根本上保障农民权益。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房屋等资源资产化,不仅保障了农民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而且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对村庄整合拆并节约出的土地,在确保占补平衡后适当增加耕地的基础上,剩余土地指标的90%作为集体建设用地置换到产业集聚区,通过参股、租赁、转让、合作等方式用于农村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其余土地收益专户储存全部用于新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如辉县市裴寨社区在建设中平掉了一个荒山头,不仅不占用一分耕地,还新增土地600亩。其中复耕240亩种粮食;100亩建设农业大棚,解决了近500名农民就业;80亩地建设商业街,全部由当地农民经营;180亩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安置了近2000名劳动力。

  帮助就业

  我市在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过程中,坚持把培育产业支撑、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前提。一是将已入住社区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青壮年劳动力全部纳入职业教育培训范围,并优先免费培训,有创业愿望的人员纳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二是依托产业集聚区,鼓励企业优先吸纳入住社区的劳动力,促进农民就地转移。新乡县祥和社区的崔增连入住社区后,一家4口都成了工人,他和儿子搞货运,妻子当了仓库保管员,儿媳在企业做验收员。崔增连逢人便高兴地讲:家里不仅有地种,还能就近在产业集聚区里上班,一家人的收入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市27个产业集聚区辐射全市半数以上的乡镇、行政村,吸纳农村劳动力近50万人。同时,我市还制定了鼓励农民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6700余个,带动10万多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责任编辑:

关于 新乡 三化 发展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